在伏羲山旅游期间,当地朋友带我们去看了一座古民居,它的历史已有三百多年。近现代河南战乱时,匪患不断,能保存至今,必有奇景。
险象环生,房子盖了堡垒。
那是一排石屋,背靠山,门不大,尤其是二楼的小窗,更像是要塞的炮眼。不华美的雕梁画栋,尽是厚厚的石条,墙很厚,外形憨实,体现了北方人的粗犷与务实。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如果遇到一次偷袭,躲进这个房间,肯定是有安全感的。
与此同时,房子的细部细致入微地诠释了屋主的细致思想。拴马桩、鸡窝、檐排水、佛龛及放置马灯的石槽,使整座房子都显得高级。那时候的乡下,还有马,还有丰富的夜生活,一定是有钱有势,家丁兴旺的人家啊。
盛夏的下午,走进石屋,十分凉爽。内在空间大于想象。石块形成拱形屋顶,解决了承重问题。木质横梁将上下空间隔开。墙上还挖了一条逃生暗道,只有一个人通过。可将贵重物品藏在里面,外面再涂上一层泥,很难发现。
向导介绍,这所房子始建于清朝初期,的确主人是当地的一个地主。风雨飘摇的年代,山匪横行,百姓为保家卫国,“筑牢堡垒”是最好的办法。
甘泉,成为豫西抗日先遣部队的指挥部。
极强的不安全性,让建造者在材料选择上使用最佳的石料。因为主框十分圆润,即使石屋守不住,也被付之一炬,再加上门框,一看就是完好无缺。于是,石屋风雨飘摇,历经三个世纪。
房东有个弟弟,住在街的对面。小弟家的式样和哥哥差不多,只是院子略小,功能并不齐全。忽略了木桩和鸡窝,这就好比小米手机青春版和至尊版的不同,但看起来也是坚不可摧。
这些石屋的实用性在上个世纪的青铜时代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九月六日,由皮定均、徐子荣任政委的太行军区组成了“豫西抗日先遣队”。22号,皮徐支队由济源县西南部的黄河入豫西,后来又在嵩山建立豫西一区。这就是皮定都将军的司令部。小弟的医院,在战火肆虐期间保护了许多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反映一地最淳朴的风物之乡百姓的居所,您会发现大量的信息。嵩山伏羲山为余脉,隶属于新密市。新密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著名历史事件《周王筑台伐密》。《密须》本为甘肃泾河流域的一个小国,在与周之战后,被迫迁往河南。而河南,则是四战之地,百姓生活少诗情画意,更多的是一种求生本能,因此,这种民居在背后体现了北方人的顽强与吃苦。
田种湾村又增建抗日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等。这两座地主庙,作为抗日纪念园的重要景点,为他所仰望和研究,已成为一个时代的珍宝。那使原来建造它的主人也万万没想到。
蒂普斯:
1、伏羲山上昼夜温差大,要做好防晒工作。2、景区设有较大的停车场,周围有很好的农家乐。3、自驾前往,请到:郑州新密伏羲山田种湾村抗日纪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