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孟晓强通讯员李燕飞)近日,来自新密市城管局的消息,新密市“四改”任务大头落地,截止目前已完成改厕改厨改浴改水户,铺设管网公里,处理终端建设座,“四改”进度完成率约85%。
数字的增速令人振奋,预示着新密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提升。到年年底,新密市10万农户将不再为生活污水无处排放而发愁,乡村生活品质也将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为米村范村污水处理站点。
该站点服务人口户,约人,生活污水处理终端规模吨/天,站点投资.5万,选用改良A20生活处理技术+深度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排放标准》(GB-)中一级A排放标准,处理过的中水用于绿化、喷洒道路及景观用水。
米村镇范村三组的杜大娘今年已经55岁了,回想自己在农村的生活,特别是提到“四改”前的厕所,她深有感触:“那时候厕所冬天结冰,夏天蛆乱跑,苍蝇蚊子更不用说了。现在安了马桶、蹲便,年龄大了坐着很方便,水一冲也可干净。洗衣服、做饭用过的水也不用担心流到门前,再也不会因为谁家流出了污水发生争执,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多了。”
图为告别污水横流的庭院
改变的背后是新密市贯彻落实十九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重要任务,倾尽为民之力,支持农村发展的必然结果。现在的新密已经构筑了干线公路“八纵八横”、农村公路“四纵七横”大交通路网格局;各村都有文化广场、绿地游园等公共设施;构建农村产业体系,不出远门就可养家糊口……这些变化年年有,一年更比一年好。
新密市城管局作为农村污水治理的主管部门,确立了“日督查、周推进、月观摩”工作机制,强力保障“四改”有序、高效运行。五月份以来,“四改”在城管局党组会议上逢会必提,俨然成了“头号工程”。报进度,谋划精准施策的举措和方法……局长张玉亭多次强调,紧盯目标,紧扣节点,稳扎稳打,持续推进!
端午节调研,深入“四改”一线实地察看,局长张玉亭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工地和“四改”现场。从规划设计到施工,与专家、农民、技术人员、施工人员、乡镇部门碰头商讨,组织监管单位、乡镇、村级干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村民六方召开座谈会,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及时发现问题和困难、及时想办法解决问题和难题的习惯和作风。从工程建设合理不合理、科学不科学,到施工有未按规划、标准去干等等,制定方案、安排任务、成立7个督查组,分包乡镇到人,日日有新动态,周周有新面貌,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汇报研讨,及时查找漏洞,补齐工程短板。
负责米村镇“四改”工程的项目经理郭振华,晒黑的脸把牙齿衬托的格外白。在提起这项工程时,他说,“这民生工程都是在给父老乡亲办好事,只要有一点不符合工程要求,城管局同志就一直跟着,要求立刻整改。他们认真的工作态度也感染了我,我们严格按照图纸设计施工。管道跨过桥涵、过公路工程要求更多,都是城管局协调各部门参与找到最科学的办法,规避安全隐患。最难的就是靠人工作业的工程,像和盛嘉园检查井深达20米,越深越要靠咱的工人一点一点把土挖出来,符合标准,才能铺设管子。除了这些,地下随时会有燃气、水、电等其他管道,不靠一钁头一铁锨再加用上手,就会有危险,也会造成损失”。
图为工人正在为农户家中厕所贴瓷砖
图为工人铺设管网
图为污水终端安装
像郭经理一样,在沃野秋风的村里,每天施工人员余人,机械多台继续分布各村,年底前将完成35个新型农村社区和个保留行政村共计余个污水处理站点、千米配套管网及10万户“四改”建设任务。在后期运营维护中,新密市建立“1+5”污水处理体系(“1”即建设市级管控运营中心,利用网格数据传输技术,对全市各级污水处理厂、站、点进行实时远程监控和运行维护管理;“5”即建设城区,镇区,新型社区,行政村,居民点五级污水处理厂、站、点。)和农村污水处理运营管护队伍,即通过新密市污水治理管控中心实现对污水处理厂、站、点的管控和维护,且有专人对污水管网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作为全国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市)、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县(市)的新密市唯有拼尽全力才会不负所期。“四改”工程改掉了落后,改进了生活,也改变了农村,浸润了人心。
来源丨河南经济报
特别推荐新密这段路要大修!过往司机请绕行!郑州飞机场为什么建在新郑薛店而不是新密曲梁?答案今日揭晓!新密又一处网红打卡地!长米,落差米巨型扶梯建成!重磅!郑州至新密曲梁公交已提上日程,计划年3月前开通!新密惠安小区水表、赵坡村三组拆迁、水费收取标准、东大街小学何时建好等问题,官方最新回复了…溱水路西延工程通车啦,今后出行更方便!新密微便民∣用心记录新密的天新密大小事每天送到手长按识别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