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口规模:年,曲梁镇域达到0万人,城镇人口2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90%;年,曲梁镇域人口达到4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远景,曲梁镇域人口达到47万人。
2、用地规模:年,规划曲梁镇城市建设用地约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平方米。
三、产业空间布局镇域产业通过现代服务业分级共享、集群发展,工业协作、技术共享和文旅联动,构建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两带、三区两园、多点”的空间布局。
“两带、三区两园、多点”的空间布局,具体为:“两带”:大学南路产业发展带和迎宾大道(省道17)产业发展带;“三区两园”:以溱水河郊野公园为基地,发展溱水生态文化旅游区;以镇域南北两侧农用地为依托,发展都市高效农业区;以城镇建设用地为依托,重点发展新密市产业集聚区、节能环保产业园、教育科创园;“多点”:发展注重产业转型,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多个科技研发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商务金融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四、空间结构布局突出生态文明时代的特点,尊重城镇发展规律、彰显园区自身特色,构建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的强中心、重联系的空间格局,形成“一河五区、双核引领、三轴驱动、多点并进”的用地空间结构,简称“(1+2++N)”。“一河五区、双核引领、三轴驱动、多点并进”的用地空间结构,具体为:
1条生态溱水河,串联五大功能片区;
2个核心引擎区:1主1副,1个是服务主核心、1个是智创副中心;
条依托交通干线的城镇发展轴:迎宾大道(省道17)、密杞大道(省道21)两条东西向区域发展轴,贯穿新密新区的大学南路南北向区域发展轴;
多点并进:文创中心、服务中心、商务中心等共同构成多功能网络化的功能体系。
五、功能布局核心功能主要为三项:产业功能区、生活功能区和生态游憩区,形成“产城融合、生态宜居、园城共筑”的复合功能区。
以溱水河承载生态游憩功能,兼具休闲旅游;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发展工业功能,主要发展品牌服装、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建材等;以嵩山教育科创园区为依托,发展科技创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功能。
六、绿地系统以溱水河水系涵养生态风光带为纽带,以历史遗址文化为脉络,以生态绿地为载体,形成“一带三心、一核四廊、多轴交织、散点均布”的绿色生态体系。
七、交通组织合理安排对外交通和内部交通,形成内外分离、快慢分离、客货分离和机非分离的交通体系。
“1+2+2”轨道交通体系:1条轻轨:机登洛城际轻轨;2条轨道线:新密—机场轨道交通连接线、轨道交通7号线;2条铁路:绕城铁路(新密北编组站)、新密铁路。
“2高+快”对外交通:2条高速:郑尧高速和商登高速;条快速通道:省道17、大学南路和密新大道快速。
“七横+六纵”内部交通:东西向“七横”:从北至南依次为迎宾大道(省道17)、劳动街、密杞大道(省道21)、新港大道、裕南大道、交流大道、密新大道。南北向“六纵”:从西至东依次为西岗北路、裕中北路、郑风大道、大学南路、东环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