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郑州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毋需质疑了
国家中心城市,新晋一线城市,千万人口大都市
生活在大郑州
它给我们的惊喜
源源不断
郑州的个人简历
姓名:郑州
年龄:+岁
英文名:Zhengzhou
简称:郑
别名:商都、绿城
面积:.2平方公里
(+86)
邮编:
车牌代码:豫A
语言:普通话、豫语
家庭人口:.8万人(年底)
主要家庭成员:中原区、二七区、金水区、惠济区、管城区、上街区,巩义市、新郑市、登封市、新密市、荥阳市,中牟县等
然而随着“大郑州”的蓬勃发展
有这样一类群体也应运而生
那就是“郑漂”
别以为只有漂泊在北上广的年轻人
才配得起励志和艰辛
其实很多在郑州打拼的人也有同样的感受
不同的是,这里还多了一份暖暖的乡愁
今天,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个郑漂的年轻人,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
关键词:郑漂的感受1
1
从北漂到郑漂,追逐着梦想的脚步姓名:梦雪
性别:女
年龄:27岁
职业:新媒体
收入:4K左右
其实严格意义来讲,我并不属于“郑漂”,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郑州人。但是自打19岁考上大学,我就开启了孤闯天涯的漂泊模式。或许是四年的大学生活历练了坚韧不拔的品格,或许是内心深处那份对于梦想的追求。23岁毕业的时候我凭借着一身的年少轻狂去了北京,这一打拼就是三年多。
我是学传媒行业的,其实对于个人发展,北京确实是个好地方。毕竟北京拥有很多优秀企业,我在北京发展的也还算成功,从事的也是自己喜欢的职业。但是地域文化的冲突、高昂的房价和对家乡的眷恋最终让我选择了放弃。
我敢选择回来还是因为郑州这些年的发展,因为毕竟自己长期从事传媒行业,这个领域自然是“盘子越大,蛋糕越大”,从“帝都”北京贸然回来很可能“人财两空”。还好郑州这方面发展的还不错,最起码让人看到了无限可能。然而从“北漂”换成“郑漂”,生活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轻松,堵车、快节奏生活和高昂房价,似乎与北京弥漫着同样的空气。
2
郑漂十年,我已经回不去了
姓名:山子
年龄:32岁
职业:出租司机
薪资:+
我以前生活在驻马店农村,是一个安逸的地方,可后来耕地越来越少,靠种地根本养不活一家老小,不得不来郑州闯荡。10年前,我来到郑州,那个时候每个月只有块的工资,不过也比种地强多了。第一份工作是负责郑州全市各大超市维达纸的配送。三个人一组,一个司机,两个配送员。每天三车纸,还算轻松。
以前在农村苦吃多了,虽然没什么手艺,好在有力气,苦点累点也没什么。因为包吃住,还可以攒住一点钱。慢慢地工资也从六百涨到了一千,两千……但是,相对于一大家子的开支,还是太少了。后来和郑州各大超市熟络了,发现商场内的店铺拆迁生意还不错。于是就开始做起了店铺拆迁工作。
前两年,总算在郑州买了一套不大的房子,女儿也在郑州有了自己的家。不过压力还是不小,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因为这两年生意也不好做,商场效益不好,店铺拆迁就少就慢。后来干脆转行做了所出租司机,有时候除了早上,一天也顾不上正经吃顿饭。我对生活要求不高,时不时能吃上肉就很满足了。来了这么久,最大的成就就是买了套自己的房子,也不可能回老家了。在郑州好歹有个落脚的地方,只要手脚不闲着,就不会饿死。
3
郑漂,我只为证明自己我能行
姓名:子豪
性别:男
年龄:31岁
职业:馆长
薪资:1W+
我86年,来自安阳滑县,我们家也是农村,从小就被告诉凡是只能靠自己努力去拼搏。记得05年一个人背包来到郑州,第一次站在郑州火车站的那一刻,有一种茫然若失的感觉,不知道该去哪里,也不知道在这里能否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但对自己说不能呆在家里一定要走出去闯闯,否则再大的志向和梦想都会被一天天磨灭。
06年我走出了校门,陆陆续续干过很多工作。后来偶然一个机会开始和朋友一起创业做跆拳道俱乐部,当初没有钱,因为年轻,家人都不支持。每人借了五百块就开始起步了。有很多人问我你当初并不是学跆拳道出身,为什么会去做这个行业,真的有些时候想想,也许真的有一种叫命运的东西,叫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07年有了第一家真正属于自己独立运营的跆拳道俱乐部,最难的时候四家培训机构只有两个教练,大家都不愿意花钱,那年冬天从家里面拿钱发工资,中间合伙人闹矛盾,七家加盟店全砍掉开始做直营,11年同时开两家店筹备开业时发烧了39.7却不知道,创业期间各种艰辛苦难一言难尽。总之郑漂十年,现在在郑州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也有了家,有了爱人,有了孩子,有了自己的生活!
4
郑州,我深爱的第二故乡
姓名:小风
性别:男
年龄:33岁
职业:公司职员
收入:0+
我的家乡在河北邯郸,是个地道的外省人。后来高考考上了郑州的院校,于是毕业后就留在了郑州发展。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仓库管理员,但由于企业效益不好,干了两个月就辞职了。后来又陆陆续续做过许多工作,医药代表、营销策划、仓库保管、物业等。一直不温不火,似乎天花板触手可及,一切又遥不可及。我的机缘来自于一个朋友,准确说是一个同事。那一年我们一起辞职,或许是他比较欣赏我的人品和性格,执意邀请我去创业,可受限于资金和人脉,我没敢答应他。本以为我们的缘分也尽于此,可不想这个朋友从互联网直销做起,迅速积累了个人财富,如今已经营起了两家电商公司。大前年他又执意邀请我去他的公司协助他,这次欣然而往,现在有三四年了,贷款买了房、并且结婚生子,青春也随风而逝。从老家过来打拼,已经差不多有了15年的风风雨雨,这里承载了我成长的太多记忆。我爱郑州,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郑州,一座容纳万人的城市。每天与我们擦身而过的人,至少有一半混迹郑州多年的外乡人。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来,也不知有多少人正准备离开。
“郑漂们,你们在这里过得好不好
是否还保持着最初的梦想
是否依然野心勃勃要干出一番事业
有没有找到白首不相离的爱情
”最终,你留下了
或者你选择了决然离开......
无论离开还是留下
都希望你能坚定你的选择
留下,是因为梦想
离开,是为了生活
感谢您抽出·来阅读此文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