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新密新闻
新密发展
新密美景
新密美食
新密教育
新密政务

今后5年卫生健康事业如何发展郑州市卫生健

过去的一年,我市卫生健康系统交出了怎样的时代答卷?“十三五”时期,我市看病就医有哪些可喜变化?未来5年,我市将如何精准发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2月26日,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给出了振奋人心的答案。

收官之年,递交了一份圆满时代答卷

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面对疫情大考,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快速响应、果断出击,仅用30天实现本土确诊病例零新增,43天确诊病例清零;核酸检测机构达到86家,累计核酸检测.4万人份;检测进口冷链食品车辆车、样本14.1万份;在全省率先开展新冠疫苗接种,累计完成80.4万人次;为所中小学选派健康副校长,有力保障了复工复产复学,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创造了良好条件。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全力以赴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战启动以来,我市以“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为抓手,积极采取“七免一减”等健康扶贫政策,全市建档立卡因病致贫户人全部脱贫。截止目前,全市享受“七免一减”惠民政策共13.12万人次,累计减免医疗费用.82万元。全市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和合格乡村医生覆盖率均达到%,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1.66%,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9.56%,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全面落实。与此同时,我市各项卫生健康工作统筹推进。积极建设医疗数据资源平台、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等系统平台,初步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系统的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和共享。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正式挂牌,新建脑卒中、创伤救治、胸痛、肾脏病4个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医院完成去行政化改革,综合医改深入推进。县域医共体全覆盖,县域就诊率达到96.6%,基层服务网底进一步巩固。

“十三五”,群众就医获得感明显增强

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卫生健康“十三五”圆满收官。五年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全力提升卫生健康综合服务能力,努力维护和增进城乡居民健康福祉,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五年来,全市“大卫生、大健康”格局初步构建。全市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婴儿死亡率从年的3.08‰降低到2.2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4.29‰降低到3.50‰,孕产妇死亡率从16.36/10万降低到10.33/10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14%提升到30.16%,人均预期寿命从78.4岁到有望迈入80岁城市行列。五年来,群众就医获得感明显增强。全市组建医联体24家覆盖省内18个省辖市、辐射6个省份,分级诊疗、有序就医格局初步形成,群众就医更便捷;开展日间手术、按病种付费改革、药品耗材联合议价等举措,群众就医少花钱;实施医疗健康信息实现互通共享,预约挂号、诊间支付、床旁结算等服务,群众就医更省心;打造“智慧卫监”,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初步建立,群众就医更放心。五年来,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年末,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家,较年末增长30%;千人口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为9.71张、4.31人和5.73人,较年末分别增长23%、40%和42%,走在全国前列;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效明显,实现市域外就诊率、省外转诊率“一升一降”。五年来,健康生活环境优化提升。妇女、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和脑卒中、肺癌等死因靠前重大疾病筛查干预连年列入民生实事,年均80万人次受益。

“十四五”,打造中部医疗卫生高地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卫生健康系统着力构建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打造中部医疗卫生高地的重要“窗口期”。会议确定了郑州“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总体目标,即建设健康郑州,构筑中部地区医疗卫生高地,到年,基本建成与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医疗健康和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更加充分、均衡,以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模式初步形成,全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主要健康发展指标达到国家中心城市中等水平。全市人均预期寿命比年再增长1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6%;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低于全省平均值;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保持在9张、4人、5人以上;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全科医生3.5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免费计划生育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开局之年,“十个发力”实现“十个新”

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推进健康郑州建设、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关键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新起点上,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将重点抓好“十个发力”、实现“十个新”。在疫情防控上发力,营造健康生活新环境。发热门诊2小时内报告病例,4-6小时内回报核酸检测结果,24小时内完成流调,每个县(市)依托1所综医院建设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在公卫保障上发力,筑牢健康安全新防线。加快县级疾控中心建设,在目前5家达标基础上,年内二七区、航空港区、新密市三家疾控中心达标。完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制,建立全市一盘棋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决策响应机制。加快智慧生命通道建设,打造“上车即入院”院前急救模式。在健康促进上发力,打开健康郑州新局面。持续完善三级健康管理体系,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全部成立健康管理服务中心;在医疗机构全面推行“三师五方”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推动实现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健康管理服务。在深化医改上发力,打造便民惠民新优势。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医院综合改革,抓好“城市大脑”卫生健康项目建设,建立起覆盖全机构全要素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动实现数据互通、信息互享。在优质高效上发力,推动医疗服务新提升。加快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持续打造市级10个专科诊疗中心,着力建医院;建好学科带头人、医疗技术骨干、科研骨干“三支队伍”,进一步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覆盖面。在基础建设上发力,夯实基层服务新底板。抓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力争新增6家乡镇卫生院和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基本标准、达标率达到80%,;公有产权村卫生室比例达到80%;积极推进校医队伍建设,实行轮派制度,6月底前完成校医队伍配备。在完善体系上发力,迈出家庭发展新步伐。全市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50%;各区县(市)至少有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探索开展护理床位建设;市属医疗机构和全市70%医院、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在传承创新上发力,促进中医药事业新发展。推动基层中医馆提质升级,打造一批省级示范中医馆,引领带动基层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提升;重点抓好1个国家级,3个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2个省级培育中心创建工作,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同时,我市还将在综合治理上发力,展现卫健行业新面貌;在党的建设上发力,塑造忠诚担当新形象。

来源:郑州晚报客户端

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mishizx.com/xmms/76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