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新密新闻
新密发展
新密美景
新密美食
新密教育
新密政务

溱洧书屋新密出版的村镇志实在是太少了

《密城记》总第97期年7月2日

米村镇《马寨村志》出版

近日,“郑州市名村志文化工程”——新密市米村镇《马寨村志》编纂完成,由中州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马寨村位于新密市区西北部,西距米村镇政府4公里。全村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2公里,总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户、口人,全部为汉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人,姓氏主要有陈、徐、张、惠、赵、王、姚等。

马寨村历史悠久,从村里挖出的古墓葬和墓砖可以看出,汉代之前就有人在此居住,惜无资料记载。明嘉靖四十一年(),惠姓一脉自荥阳县惠场迁居于马寨西河栗木林,以伐木烧炭为生,俗名惠家沟,为马庄寨所辖。明朝末年至清康熙年间,赵、陈、徐、张、王、姚等姓几经辗转来到此地,于沟中掘窑洞而居,遂成村落。村东一里许,即为密县至荥阳交通要道。每逢改朝换代,天下有变,群雄并起,逐鹿中原,马寨屡遭兵灾之苦。兵连祸结,官绅荼毒,盗贼猖獗,民不聊生。为躲避土匪(刀客)抢劫,清咸丰年间,村民利用马寨沟中北边高崖头,在西、南、东三面打土墙围合而成寨堡。民国二十三年()又进行了复修和加固抬高,镶嵌寨门“保安砦”,俗称马寨,村名即来源于此。

随着新密市合村并城、撤村并点和新型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马寨村遂有编纂村志之意。年2月,该村成立了《马寨村志》编纂委员会,由村党支部书记惠治业任编委主任,村委会主任徐二锋任副主任,惠治业任总编,张运卿、陈石头任副总编,编辑有张智卿、陈钊,市委史志办王国昌任编审,启动了村志的编纂工作。经过群策群力,于年底完成书稿。《马寨村志》精装彩印,43万字,页,印数册。

《马寨村志》的出版,是继超化镇《新庄村志》《王村村志》《杏树岗村志》,白寨镇《翟沟村志》,大隗镇《大隗村志》《进化村志》,岳村镇《岳村村志》,来集镇《马沟村志》之后,新密市出版的又一部村志著作,对于留住农耕时代的乡土记忆具有重要价值。

《马寨村志》序言

盛世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铭功存史,是本届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的责任担当。

自明朝嘉靖四十一年()至清光绪年间(—),惠、赵、陈、徐、张、王、姚等姓先民,几经辗转,相继聚居于马寨沟中,遂成村落,繁衍生息。这期间,吃水困难,出行艰难。兵荒马乱连年,自然灾害不断,村民饱受饥寒交迫之苦。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智慧的马寨人民,艰苦创业,奋斗不止,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马寨人民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战天斗地,发展农业,兴办工业,修道路,打水井,治理荒沟。物换星移,沧桑巨变,成就了马寨村物阜民丰、文化灿烂、人才辈出的社会景象。如今的马寨村,村中大道横贯东西,沟河变通途;村组道路纵横交错,路网成体系;自来水连接家家户户,吃水不再难;阴暗潮湿窑洞变楼房,旧貌换新颜。百业兴旺,经济繁荣。村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安享盛世太平。“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年,新密市城建部门将郑少高速以南、荥密公路以东规划为新密市城区。按此规划,马寨村属城中村。随着新密市城区框架不断拉大,城镇化步伐日益加快,马寨村拆迁改造只在早晚之间。为了记述历史,传承文明,留住乡愁,垂鉴后世,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编写了《马寨村志》。这是马寨村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地方志。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传承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为宗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横陈社会百业,纵述历史风云,客观、全面而真实地记载了马寨村的区划变迁、环境资源、人口、组织、农业、工业企业、商贸、交通、村民生活、教育、卫生、民风民俗、人物等方方面面的重大史实,展现了马寨人民改造自然、创造历史的丰功伟绩。本志是了解马寨村经济社会、风土民情的百科全书,是留给马寨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马寨村志》的出版,是全村人民值得庆幸的一件大事。我们真诚地希望所有关心马寨村的仁人志士,通过《马寨村志》进一步了解马寨,认识马寨,热爱马寨,以史为鉴,继往开来,把马寨的事情办得更好。

中共马寨村支部委员会书记 惠治业

马寨村村民委员会主任 徐二锋

年11月20日

《马寨村志》目录

序 言

凡 例

概 述1

大事记9

第一章 建制区划41

第一节 地理位置41

第二节 建制沿革与区划变迁41

第三节 地名43

一、村名由来43

二、各自然村名称由来43

第四节 村部驻地变迁44

第二章 环境资源45

第一节 地质45

第二节 地形地貌45

第三节 气候47

一、气候47

二、降水48

三、日照与无霜期48

第四节 资源49

一、土地资源49

二、水资源49

三、矿产资源50

四、动物资源50

五、植物资源50

六、资源管理52

第五节 环境保护53

一、环境污染53

二、环境治理53

第六节 自然灾害55

一、灾害种类56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灾荒年马寨村出外逃荒情况57

第三章 人口与计划生育59

第一节 人口59

一、人口概况59

二、分布及密度60

三、人口构成60

四、人口管理61

五、高龄老人61

第二节 姓氏62

一、姓氏录63

二、各姓氏来源及人口发展情况63

第三节 婚姻与家庭65

一、婚姻65

二、家庭66

第四节 计划生育67

一、计划生育管理67

二、计划生育宣传69

三、节制生育70

四、计划生育服务72

五、计划生育奖励与优惠政策72

第四章 基层组织75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75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在马寨村的活动75

二、中国共产党马砦乡委员会75

三、中国共产党马寨村支部委员会76

四、党建活动84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中心工作在马寨村的开展84

第二节 行政组织92

一、马砦乡92

二、马寨生产大队93

三、生产队94

第三节 村民自治组织98

一、马寨村民委员会98

二、村民组99

三、各村民组简介

四、村务公开

五、家庭联户代表制度和“4+2+1”工作法

六、村级工作管理

七、驻村工作队与驻村干部

第四节 群团组织

一、农会

二、共青团

三、妇女联合会

第五章 社会治安与综合治理

第一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一、社会治安管理

二、社会治安工作

第二节 警务工作站

第三节 民事调解

第六章 地方武装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马寨村地方武装

第二节 兵役

一、兵役制度

二、兵役登记

三、征兵工作

第三节 民兵

一、民兵组织建设

二、民兵活动

三、“青年民兵之家”建设

第七章 农业

第一节 农业发展概述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农业生产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二节 土地制度

一、封建土地私有制

二、集体土地所有制

三、联产承包责任制

四、自留地

第三节 农业税赋 农业补贴

一、农业税赋

二、农业补贴

第四节 种植业

一、粮食作物

二、经济作物

三、农业技术推广

四、植物保护

五、农业机械

六、农田基本建设

七、肥料

第五节 养殖业

一、养殖业发展概况

二、养殖专业大户

三、畜禽防疫

四、驻村养殖协会

第六节 林业

一、林业发展概况

二、植树造林

三、退耕还林

四、道路绿化

第七节 水利

一、饮水

二、水利设施建设

三、水利工程修复

第八章 工业企业

第一节 工业企业发展概述

第二节 手工业

第三节 工业企业

一、集体企业

二、联合体企业

三、个体企业

四、驻村企业

第九章 商贸 邮电 金融

第一节 商贸

一、牲畜贸易

二、生活用品销售

三、商贸公司

四、个体商户

五、马寨古会

第二节 邮电

一、邮政

二、电信

三、电脑与互联网

第三节 金融

一、信贷

二、货币

第十章 交通 电力

第一节 交通

一、道路

二、运输

第二节 电力

一、电业发展

二、农村电网改造

三、电价

第十一章 民生与社会

第一节 民生

一、服饰

二、饮食

三、住宅

四、出行

五、生活用具

第二节 民政

一、优抚优待

二、五保老人供养

三、社会救济与救灾扶贫

四、残疾人救助

五、婚姻登记

六、殡葬改革

七、脱贫攻坚

第三节 社会保障

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第十二章 教育体育卫生

第一节 教育

一、私塾

二、幼儿教育

三、小学教育

四、中学教育

五、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六、教师

七、捐资助学

八、驻村大学—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新密校区

第二节 群众体育

一、体育设施建设

二、体育活动开展

第三节 卫生

一、卫生事业发展概况

二、爱国卫生运动

三、卫生防疫与传染病防治

四、合作医疗、赤脚医生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六、卫生保健

七、村卫生所

第十三章 文化

第一节 村民文化生活变迁

第二节 文化设施

一、戏台

二、村文化活动中心

第三节 电影、电视、广播、报刊编印

一、电影

二、电视

三、有线广播

四、报刊编印

第四节 民间文艺

一、民间文艺概况

二、主要民间文艺形式介绍

第五节 民间工艺

一、民间工艺概况

二、主要民间工艺形式介绍

第六节 民间传说

一、老龙窝与五龙河的传说

二、霸王出生地

第七节 民间歌谣

一、儿童歌谣

二、传统民谣

三、时代民谣

第八节 方言、谚语、歇后语

一、方言

二、谚语

三、歇后语

第九节 文物

一、庙宇

二、祠堂

三、碑碣

四、寨堡

五、古树名木

第十四章 风土民情

第一节 风俗习惯

一、婚姻习俗

二、生长习俗

三、成长习俗

四、敬老习俗

五、丧葬习俗

六、传统节日习俗

七、其他习俗

八、习俗禁忌

第二节 移风易俗

一、放足

二、剪辫子

三、禁毒

四、禁赌

第三节 宗教信仰

一、宗教信仰概述

二、基督教信徒张文英

三、马寨基督教堂

第十五章 人物

第一节 传记

第二节 简介

一、马砦乡主要负责人

二、马寨村历任农会主席、党支部书记、高级社长、大队长、村委会主任

三、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

四、解放军(含武警)副连级以上军官

五、副高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

六、在教书育人、救死扶伤、支持革命工作和社会公益事业、尊老敬贤等方面事迹突出者

第三节 名录

一、行政、事业、企业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名录

二、解放军(含武警)副连级以上人员名录

三、中级及以上职称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名录

四、获乡科级及以上表彰先进人物名录

五、港、澳、台人员暨华侨、侨眷人员名录

六、海外留学生人员名录

七、大学生名录

八、研究生名录

附录1:马寨村党支部、村委会集体荣誉

附录2:为《马寨村志》编印捐资人员名单

后 记









































白癜风诚信医疗
中科公益抗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mishizx.com/xmms/4169.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