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迎来了第一场雪,
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走在上班的路上,小编的心情格外兴奋!
打开朋友圈,才发现,孩子们更为兴奋。
朋友圈里,宝妈们纷纷分享着宝贝听闻下雪后的情景,
一场雪,彻底治愈了孩子们的起床气!
在这场雪降临之前,
新密市小记者走进气象局,
干了一件大事——
探寻风云奥秘!
冬天为什么会下雪?屋顶上的雪为什么融化得比地上慢?小草叶面的露水从哪儿来?蚂蚁为什么要在雨前搬家?……原来,生活中这些常见的现象都与万千气象有着紧密的联系。12月12日上午,来自新密市实验小学、新密市市直第二小学的百余名小记者走进新密市气象局,探寻风云奥秘,感受气象科技的魅力。
冬天为什么会下雪呢?这是因为冬天温度低,地面的温度都在零度以下,而高空云层的温度就更低了。温度下降时,大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微小的水滴,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水滴会变成微小的冰晶。大量的冰晶集结在一起达到足够重时它们就会落向地面。此时,如果有较强的上升气流,空气的温度比较高,就好像一只大手托着雪花似的,雪花在云层里长大的时间就会长一些,降下的雪花也就比较大。
01
小记者探究天气预报制作过程
来到气象局,小记者最为好奇的是每天的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的。
“各位小记者,这里是气象台,气象台的主要工作是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处理,以得出预报结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电视、网络、手机上看到的天气预报,都是经过气象要素观测收集、气象要素预报和预报结果发布三大步骤制作完成。现在我们看到的电脑屏幕,分别是实时雨晴数据、实时气温数据、实时天气预警信号、雷达观测站数据。正是这些实时图像数据为每天的天气预报提供了精准的预测依据。”气象局工作人员向小记者介绍说。
“看到电脑屏幕上错综复杂的图像,气象局的叔叔阿姨们竟对它们了如指掌,我不禁对他们肃然起敬,真是术业有专攻。”新密市实验小学小记者刘弘文说到。
接着小记者观看了气象宣传片和气象知识展板。通过学习,他们了解了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和云、雾、露水、霜冻等的形成原因;认识了台风、暴风雨、沙尘暴等灾难性天气的危害,提升了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意识。
“这是我第一次参观气象台,也是我第一次真正体验小记者工作,在这里我学到了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使我对气象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新密市实验小学小记者阴秋果说道。
02
小记者观摩人工增雨火箭弹发射架
走出气象台,小记者被陈列在室外的人工增雨火箭弹发射架所吸引。据气象局工作人员介绍:现场作业人员将人工增雨火箭弹发射架调整到合适的方位,火箭弹依次“上膛”;另一边,气象台内值班人员严密监视天气情况,抢抓有利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时机。人工降雨要在云富含水汽情况下进行,其原理是让积雨云中的水滴体积变大掉落下来。
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一位小记者兴奋地说道:“老师,我知道什么是人工增雨!人工增雨,就是通过火箭将含有碘化银的炮弹打入有大量积雨云的至米高空,碘化银在高空扩散,成为云中水滴的凝聚核,水滴在其周围迅速凝聚达到一定体积后降落,从而增加降雨量和降雨的范围。”精彩的回答,令工作人员连连称赞,看来小记者们真是做足了“功课”。
03
小记者观摩地面气象观测场
“各地的气象观测场都与建筑物有一定距离,而且四周有许多空地。为什么气象观测场都建立在空旷的地方呢?”
“气象观测人员为了得到精确的气象要素资料,作出准确的天气预报,就需要掌握空气的本来面貌。所以在选择观测场地时,一定要保证场地空气的自由流通,同时为避免日光受到遮荫,以及风、雨受周围建筑物的阻挡,影响准确地测量日照、地温、风和雨量等,场地的四周空旷程度便成了必不可少的要求。”
揭开了这个疑惑,小记者的学习热情更为高涨。“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场。这里装设有地面温度传感器、土壤水分站、雨量传感器、能见度仪、降水现象仪、电缆结冰观测仪、日照计等观测设备,精准科学的气象观测,可以为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提供气象情报。”工作人员边讲解边为小记者介绍气象仪器的用途和观测方法。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使我认识了很多气象仪器,掌握了丰富的气象知识,还使我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学习兴趣。”新密市市直第二小学小记者马竟凯说道。
04
小记者对话气象局局长
“气象事业是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对提高气象预测、预报,有效防御气象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活动当天,小记者就感兴趣的气象问题,采访了新密市气象局局长杨烈柱。
现场采访
新密市市直第二小学小记者王思懿:杨局长,您好!请问气象系统是怎样监测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的?
杨烈柱局长:天气预报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现在的天气预报主要是使用收集大量的数据,譬如:气温、湿度、风向和风速、气压等,然后使用目前对大气过程的认识,也就是气象学来确定未来空气变化。由于大气过程的混乱,以及现在科学并没有最终透彻地了解大气过程,因此,有时天气预报会有误差,但是总体来说,现在天气预报准确度已越来越高。天气预报零误差是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
新密市实验小学小记者张润涵:杨局长,您好!我们知道可以人工增雨,请问可以人工造雪吗?”
杨烈柱局长:可以人工造雪。在北极,当气温降低到-50℃的时候,人们发现自己吐出来的水汽直接凝华成细小的雪花。这些小雪花如果互相碰撞,还会发出声响,好象翻动书页的声音。探险家把这种奇妙的声响称之为“星的耳语”。由此人们得到一个非常有益的启示:只要满足水汽凝华结晶的条件,可以人工制造出美丽的雪花来。
小记者:感谢杨局长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气象知识。
今日互动气象谚语大比拼通过气象谚语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学会天气预测,丰富生活常识。
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
落雪见晴天,瑞雪兆丰年。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
乌云接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小伙伴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欢迎留言分享!
精彩回顾:
快来参加全省校园美文征集大赛!秀出你的好文采!
赞!又一波小记者优秀书画作品来袭!如何激发孩子的创作灵感?秘诀在这里!
小记者走进古都开封研学旅行!看看他们都去了哪儿?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盐白癜风治疗效果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