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谷位于巩义市,风景优美,河流清澈,传说以前是蝴蝶聚居的地方,故称为蝴蝶谷,而青龙山山型独特,群峰耸立,千姿百态,沟内有一大型水库,形成高峡出平湖的景色。千年古刹慈云寺又给蝴蝶谷青龙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蝴蝶谷春天是桃花盛开,夏日潺潺溪流,秋天满山红叶、层林尽染;冬日冰厚一尺有余、冰瀑如柱。
上周日,依朋友的提议,我们两家到巩义登山。已经两个星期的周末没有出外活动了,幸亏周末休息闲来无事,准备走下河南户外明珠-巩义蝴蝶谷。已入寒冬,不是游山玩水的季节,朋友的意思是随便找个山爬爬,运动运动身体,也能呼吸新鲜的空气,选来选去说选择个美去过的地方了,最后说早就听说蝴蝶谷但是没去过,就去蝴蝶谷吧。
蝴蝶谷:蝴蝶谷是一个原始纯生态的峡谷。峡谷幽深,石阶古朴,各种树木野草在山间小径两旁陪伴着你探幽取胜,谷底更有小桥流水,让你休养身心。穿行其中,随心、随意、随和,亲近自然,放飞心灵。大道至简,知易行难,驴行方知山水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行皆为有缘人。
蝴蝶谷,巩义最美山间公路:巩义最美山间公路是一条串连巩义市南部山区的景观公路,由东至西依次穿越浮戏山、长寿山、五指岭、慈云寺、青龙山等景区。开车穿行其中,时见村落民居,古树怪木,让你有恍如穿越时空的感觉。而且,山间空气清新,视野开阔,是久居城市的人,周末休闲、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户外出行的日子总是那么美好。今天又邂逅一个好天气,蓝天白云,阳光明媚,风柔日暖。远离城市的喧嚣,抛开尘世的烦恼,约上三五知己,背上行囊,带上一颗洒脱的心,走进静谧的山野,呼吸清新的空气,享受宁静,享受自由,享受自然,享受友情,美好的情愫总是在心里氤氲。
车在小盘山道上前行了有三、四里路,小道虽说有点窄,但路面是水泥的。我们很快便到了桃花峪(当地人称),村庄隐于山中,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有一村子。(也许“杏树庄”也是这样,隐于半山腰里?)其实还有一段盘山道,汽车可再下一程,但路是土路,还有些陡,我们决定将车停在山背上,抄近路徙步往山下走。等下到半山腰的停车场,根据景区道边的提示,我们才真正开始了进入蝴蝶谷的行程。
蝴蝶谷新修建了一座水库,一池碧水为蝴蝶谷增添了一份灵气。从峡谷到象鼻山的一条小路被水淹没了,到象鼻山,只能走山顶了。沿蝴蝶谷向上游走,溪水潺潺,植被丰富,原生态,几乎没有路。之前曾走错过两次,这次终于走对了,成功穿越峡谷,顺利抵达方家岭。
一路阳光,一路温暖,途中歇息专拣阴凉的地方。走在春风里,走在蓝天下,心情也顿时明媚起来。方家岭到雪顶岭,山岭上修了一条小路。景区里的农家都在搬家,住在岭上的也得搬迁。喜欢户外爬山的人,不一定爱上的都是风景,有时爬山是一种感情的释放和发泄。
更是:一点自由、一点梦想、一点解脱、一点释放、一点激情、一点无法对别人诉说的心事。春快来了,很轻很暖。鸡翎寨野桃花含苞待放。走在浅春拐角的一隅,驻足,聆听,静享,蛰伏了一冬的心事,豁然得到释怀。走在棋盘山陡峭的山脊上,远望是山峦叠嶂,俯瞰是碧波湖水,风光无限,让人心旷神怡。
路是人走出来的。一次无意中走错了路,竟然探出一条新路。多一条路,也就多了一条选择。通往棋盘峪的山路上,铺满了厚厚的树叶,走在上面沙沙作响。一问才知,老乡家就在这个沟对面,是农家乐的主人,我们打听如何进蝴蝶谷,老乡热情引导我们。
在路上,我们边走边与老乡攀谈,对于蝴蝶谷的来历,我们得到了两种说法。一是,此山原有一块大石头,石头上有四个蝴蝶的图案,而山名则取自那块石头,可惜30年前,那块石头被人盗走。二是,此山曾经有一大群蝴蝶从这里飞过,持续了三四个小时,此后,便被人称为蝴蝶谷。
再向前走,居然有一座较新的天主教堂,在大山深处还能见到这么精致的教堂还实数意外。经郑州天主教神甫、郑州天主教爱国会、巩义市文物局等相关人员鉴定,这座供奉圣安东尼的教堂,是中国现存的唯一的全石材天主教堂,而且是中国第一个在深山中建起的天主教堂。建造它没用一片砖瓦。
“中国的圣安东尼殿,在香港和深圳有,其他地方不多。这座深山中的全石材教堂,在全国天主教堂中一定会有极高的地位。”赵爱国说,在中国,寺、庙多建在山中,天主教堂都是建在闹市中。目前已知有两座天主教堂建在深山中,一座在山西省,一座在内蒙古,都是近几年才建的。游客们纷纷在教堂前留影。赵爱国说,他们已与景区达成协议,将该教堂作为文物复原。
天主堂教堂内部教堂内部连通,按照正规教堂结构建造,高大整齐。灶台旁边是三间石屋,门墙上部有多个木楔,这些木楔是做什么用的呢?我猜可能是门前伸出的阳棚,作挡风遮雨用的。后经李老师提示,才明白,这些木楔高度不同,作为晾晒玉米、辣椒的可能性更大。
继续向前走,在老教堂附近,有大批山民遗弃的石屋和窑洞,门都已沤烂。这个村名叫水峪沟村,属巩义小关镇辖区,20多年前,这里的山民都迁出山了。游客们好奇地进入石屋的窑洞中,不少窑洞中都有石柜,农具等。看到屋内有丢弃的农具和用具,欣喜不已。看到一个50年前的老式锁,高兴地把玩;在旧牛棚中发现一个老式马灯,完好无损,上面的玻璃罩也在。这些物品是山民搬迁不要的,游客们可以收藏,于是,大家纷纷到石屋中淘“宝”。
找到两把山民用来削割藤条的老式镰刀,收藏起来,看到墙头挂着的木桶铁箍,有人大叫“小时候我滚的铁环就是这一种”。挂在屋内的种田用的桑杈,有游客也要收藏,因为太长无法拿出去,只好作罢,但还是恋恋不舍地对着这些农具拍照。“这些东西,我们这些30岁以上的人都见过,但现在城里的孩子没见过,我要带回去让孩子们看看,让他们明白农民们是多么艰辛,要让他们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回头向山谷走,一个多级的台阶比较陡。台阶尽头见一石桥,还可看到桥下有水。溪水潺潺,我们这才真正到了蝴蝶谷的核心区域,这个山谷就是蝴蝶谷。谷内两侧怪石嶙峋,继续向南,一汪水潭出现。仔细一看,潭底布满了一团团的青蛙卵,数量之多让人惊诧。
来个近景过不多时,这些卵泡就会变成一群群的蝌蚪。小溪一侧即是石板路,我们溯流而上。这里似乎是个石坝,而又不像是拦水用的,石缝较大,似乎无法拦水,上去看看? 原来是以前堆土成田留下的几亩土地以前在山里想找到这样平整的土地绝非易事,这块地算是厚地了。
向北过石桥后发现有一石洞,旁边有红字“一线天溶洞”,起初以为是人为所凿,后在洞口发现确实是天然形成。这里有一汪水池,再向前还有一个小型瀑布,好大一片湖水,真没想到在这谷中还有这么大的一个湖。湖水青绿
第二级石坝,溪水从石头缝中流出。再向上似乎已经出了景区,算是野线了。几名游客从南而来,此处再没道路,既然如此,我们就取道向北吧。龙王庙石碑在路的拐弯处,有一龙王庙,旁边有此石碑,据石碑记载,此庙为清朝道光年间所建,算起来距今也有多年了。
回程道路还有前些日子积雪未化,户外的路,无论是平坦,还是布满荆棘,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坚定地走下去,直达目的地。我们四人可能是当天在这条游道上游玩的仅有游客。我们是十点钟开始下山,回到山顶(车停的位置)是下午两点,整个行程正好用四个小时。
我们根据游道上的指示行走,在谷底的一块大石头上坐下休息、补充食物,此时太阳正好直射在上面,感觉非常的惬意。谷底有一条小溪(现在看),沿溪向上行走了一程,然后开始上山。我们尽情的享受那种溶入大自然的快乐,几个小时走下来,虽说下山又上山,正好在景区转了一圈,一点没走回头路,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没感觉到累。
因为不急着赶路,我们得以较仔细地观察和审视路边的景物。我们还真有不少发现呢!回到起点,已近中午,在农家就餐后,一路又绕新密尖山而归,全程一个大圈,算是给此次出游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最感谢同行的魏老师,全程开车,并做东午餐。三五好友约伴而行,志趣相投,话景说物,企不悠哉?
平心而论,蝴蝶谷的景色也就一般般,既没有险峰峻岭,也没有参天大树,再加上我们来时正处初冬,看到的满山植被多已枯黄,给人以沧桑的感觉。不过,谷底的小溪水虽已尽涸竭,但仍有小鱼在游来游去。绿色的麦苗梯田给人以生机,梯田的堤坝则是昔日“农业学大寨”的杰作!道边灌木上的叶子虽然干枯,但仍有不少依然顽强地挂在枝上,随风摇摆,给人以奋斗到底,决不服输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