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煤炭,很多人想到的词语都是“资源、高危、污染”,但它却在咱们这座城市过去20多年的发展建设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我该怎么办?保障煤炭产业能够科学、安全、绿色的发展,为城市的建设增辉助力,这便是我们煤炭人给出的最好答案。
王健局长率先垂范,深入煤矿井下查隐患
在过去,咱们新密市是传统的资源型城市,煤炭的开采一度占据了新密经济的半壁江山。年新密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融入郑州、对接空港、创新驱动、持续转型”的发展战略。在今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支持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更加坚定了我市持续转型战略的正确性。作为煤炭行业的管理者,我们煤炭人更是身先士卒,承担起了全市的煤炭资源整合的重任。
在煤炭化解产能工作中,我们煤炭局涌现出了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早出晚归,晨曦中、暮霭中、风雨中、烈日中,扛着肩上的责任穿梭在全市的各个矿井之间,他们就是我们的煤矿安全监管人员。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他们平均每人每天都要下矿五六次,整理材料多达多页,忙起来甚至连吃口热饭的时间都没有。当面对部分企业不理解国家政策,不愿意退出关闭的时候,是他们亲自上门一个一个去谈,讲原因,讲政策、讲法律法规,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抱着关不到位不退兵的决心,实现了全市关闭矿井45家,化解产能万吨,如期完成了化解产能任务。我们用对工作的执着践行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持续转型发展战略。
环境是城市的名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了要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的理念。而煤炭企业给大部分人的印象却是黑乎乎脏兮兮的。每次雾霾来袭,煤炭企业更是千夫所指。甚至还有人说,在新密矿区边上呆一天回家就能打个煤球。虽说是句玩笑话,却反映了煤炭企业脏乱差现象给我市形象带来的严重影响。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煤炭局迅速出击,加大对煤炭企业的环境治理,制定了“十要十有”的环境治理标准,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意识。
环境保卫战一打响,我们监管人员便卷起铺盖直接驻扎到了矿上,对矿井环境整改实行一对一的盯守。道路硬化的铺设、矿区树木的栽种、降尘水幕的安装,他们全程跟踪,对于整改不到位的企业他们24小时轮流监督整改。十几天的时间里没有一位同志回过一次家,正是由于他们的严盯死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全市55家矿井全部实现了环保达标。土路变柏油,矿区变花园,我们煤炭人用敬业奉献的方式守护了新密的一片蓝天。
环境优美的花园式矿区
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是我们煤炭局的首要任务和职责。十九大以来我们全局上下认真贯彻学习十九大精神,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安全不仅关乎城市的经济发展,更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一朝承诺,千日坚守。在我们煤炭局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他们就是我们执法中队的一线监管员。为了实现我市煤矿安全监管全覆盖,他们一年天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在矿上度过,以矿为家,却从无怨言。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为了这句铮铮誓言,他们更是夜以继日死死的坚守着安全这条红线。当人们酣然入梦的时候他们冒着严寒,踩着泥泞奔赴在突击检查的路上;当然人们周末陪同家人出游的时候,他们穿着胶鞋带着安全帽,穿梭在几百米深的矿井一线;当人们和亲朋好友聚会的时候他们正手拿设备,对查出的隐患进行监督整改。五加二、白加黑,恪尽职守,不讲条件,我们煤炭人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为新密的煤炭生产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敬业奉献的安全监管人员
你不曾见过我们的安监人员刚刚升井时的模样,全身上下除了眼睛和牙齿剩下的就只有黑色;你不曾见过我们的执法人员38度高温下执法的情景,挥汗如雨却仍然一丝不苟;你不曾见过我们的救护队员负重前行时的背影,面对危险却依然冲锋陷阵逆向前行!
任劳任怨的煤矿井下一线监管
青春在哪里不闪光?人生在哪里不辉煌?一代代煤炭人在黑色的乌金面前悄然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煤炭事业,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新征程中,朝着十九大指引的方向,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
赵超阳代表煤炭系统参加新密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我该怎么办”演讲比赛
长按加,可以阅读更多原创作品!谢谢!
喜欢我的作品,可以赞赏鼓励哦!
赵超阳赞赏
人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喜欢我的作品,可以赞赏鼓励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UM-D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