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毕业20周年回忆起在新密市实验高中度过的高中三年时光。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学生,中考后被实验高中录取,这让全家都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实验高中被公认为是新密县最好的高中,考入这所学校几乎就等于踏入了大学的大门。实高建校时间不长,校园里的设施还相对较新,每间教室都配备了电视,即使是在郑州市区,也不是所有学校都能做到。然而,实高的学习节奏却非常紧张。我清楚地记得,高一高二每个月只有4天休息,而高三每半个月只有1天休息。每天早上5点半就要起床参加晨操和早自习,晚自习到晚上10点才结束。回到宿舍后,还要看书到晚上11点。有些同学甚至熬夜到深夜,在宿舍楼顶看书。当时,我们每个人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一分可以决定你的命运,一分可以至少拉开上千个名次!”这种紧张的学习氛围却在实高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学校在校园里公示了那些考入一流大学的前辈的照片,以激励每一位新生,不少人都期待着有一天自己的照片也能挂在那里。
对师生之间关系的回忆实验高中的师生关系非常好,校园里经常会有老师给我们放全英文版的电影,比如《泰坦尼克号》、《罗马假日》、《魂断蓝桥》,还会给我们阅读最新版的《中国日报英文版》。我还记得有一次,英语老师在课间对我们说:“知道去哪里读大学最好吗?”我们都回答北京或上海,但是老师却笑着说:“是苏杭!”这句话让大家都明白了,因为江南一直以来都是美女出产的地方,所以大家都哈哈大笑。不过高考填报志愿时,本科一批的第一志愿竟然是苏州大学,这也是老师的影响力。虽然我知道自己的成绩肯定考不上一流大学,但还是报了苏州大学。高考那一年,恰逢非典疫情,学校直接停课,直到高考结束才重新开学。不过那年数学非常难,许多女生都是哭着走出考场,后面两道大题空白无答案。当晚,在操场上,班主任给我们开会辅导,我清楚地记得他说:“要难大家都难,明天还有大综合考试,00分,如果考到以上,数学的分数就能填满!”事实证明,那年的大综合考试确实是考了分,凭借这一门成绩,我超过了本科二批的分数线十几分。
填写高考志愿的回忆高中毕业后,我开始填写高考志愿。学校给了几本参考书,剩下的选择就由我们自己决定了。当时我对新闻传播特别感兴趣,所以本科一批的志愿填写了新闻传播专业的学校。到了本科二批,我选择了更加稳妥的志愿。当时五大商学院非常有名气,兰州商学院几乎只要填报第一志愿就能被录取,所以当我填报第二志愿时,选择了河南财经学院。至于本科三批,我根本就没有报考,考虑到如果连本科二批都没有考上,我就打算回去复读了!然而,当高考分数出来后,让我大吃一惊。兰州商学院的分数竟然接近本科一批,甚至超过了天津商学院,而我报考的河南财经学院只要过了二本线就能录取,前提是将其填报为第一志愿。正当我彻底失去了上一本的念想,打算回去复读时,一个下午,我接到了河北某院校的电话,询问是否接受调剂。在河南招收汉语言文学、数学和工商管理专业,我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做出了选择,选择了工商管理专业。考虑到至少是一所公办二本院校,所以我放弃了复读的念头,直接去上大学了。
对离别和毕业的回忆最后一次来到实验高中,是为了领取录取通知书。班主任问我是否愿意复读,我当时回答说不想了。实际上,我害怕再一次考砸数学,所以不愿再复读。但是我万万没想到,年高考的数学非常简单,许多人轻松地取得了10分以上的成绩,而我竟然只有分。这是我高三期间最大的遗憾之一。最后一天上课,我们班主任给我们上了最后一节课,并代表班级领导为我们送上了一份珍贵的礼物,那是一张班级集体照,上面写满了老师和同学们对我们的祝福和鼓励的话语。看着这张照片,我不禁感慨万分,这是我们一起度过高中三年时光的见证。
那天晚上,班级组织了一次班级聚餐。我们聚在一起,畅谈着从高中以来的往事和回忆。我们纷纷表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实验高中的美好时光,更不会忘记那些帮助我们成长和进步的老师们。离别的时刻总是让人有些伤感,但同时也意味着新的开始。我们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实现自己的梦想。
离开实验高中后,我进入了河南某高校读商学院,专业是工商管理。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截然不同。大学给了我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权,我开始更加独立地生活和学习。虽然有时候还会怀念高中时的那种紧张而充实的学习状态,但我知道,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美好和意义,我们应该珍惜当下,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一切的起点,都源于实验高中这座我曾赖以求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