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斌在哪家医院坐诊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01217/8505691.html摘要“菜单式”医生培训;卫计委副主任逐乡讲解签约政策;量化考核指标;引入竞争激励;慎用政府拨款。论基层医改,河南省新密市值得借鉴。来源:健康界作者:王琦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正在全国推广。“签约”之后,如何“履约”,让基层医疗服务落到实处?这是重点,也是难点——河南省新密市的经验值得借鉴。新密是国家乡村医生签约重点联系县,是河南医改的省级试点。凭借一系列医改成就,新密赢得了河南省卫计委副主任张若石“不等不靠,锐意进取”的褒奖。目前,新密签约家庭逾18万户,签约率达90%,覆盖人口73万;电子签约6.5万户,覆盖人群23万。实现高签约率的同时,新密也围绕“履约”做足了文章。菜单式培训既灵活又实在医疗服务由医生提供,培训基层医生自然成了新密家庭医生“履约”工作的重点。培训不能落俗套。全国各地,培训很多,但是容易过于偏重理论,脱离实际;传授的知识虽然是乡村医生必备,却不一定是最迫切需要的。培训首要是务实,摒弃“不太合口味”的普通培训,新密开展了“菜单式”培训。新密卫计委副主任陈延超告诉健康界,培训之前,先要问基层医生几个问题:你们有什么不会的,哪些是需要加强和提高的,让基层医生“点菜”。“比如,基层医生提出希望到心内科学习诊断心肌梗塞、冠心病,卫计委全力支持;基层医生想学针灸,医院医院的中医科;想学内科知识,医院医生一起查房,而且查房9点结束,基层医生还可以骑摩托车回到卫生所,不耽误自己工作。”陈延超说,这种“点菜式”的培训贴近实际,而且时间灵活,很受医生欢迎。负责培训的是新密5医院。同时,为满足儿科和妇幼保健需求,当地一家妇幼保健院也承担了一定的教学任务。培训既要保量,更要保质。为了确保培训质量,新密卫计委会到乡内进行沟通,询问基层学员的情况,一来为了考核,二来也能保持联系。值得一提的是,医院的带教医生还会给“学员”打分,并计入考核内容。新密称此培训为“行动计划”,即利用3年时间,每年对个村卫生室的名乡村医生组织免费临床进修。该计划于年启动,目前个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在医院的进修任务已经全部完成。“面对面”政策培训副主任逐乡讲解医生团队是签约服务的根本,却不是全部;得到医生、百姓的了解和认可,“签约”才能真正“履约”。为此,陈延超以乡为单位,在新密各地开展了大约10场宣讲会,专门开展签约服务和公卫服务的政策培训,向基层阐述其目的意义,前后持续2个多月。“大一点的乡,就一个乡讲一次;小一点的,就两三个乡合起来讲一次;有的重点乡,我讲了两次,”陈延超说。陈延超此举切中基层“要害”。新密周边多个县市均不同程度地遇到“医生不积极,百姓不接受”的尴尬局面。然而,新密着力讲解政策,帮助落实,赢得了百姓的认可。“政府每年都会给老百姓卡里打钱,头疼脑热的小毛病,够看了。医生嘛,每天都在那。”一位当地居民这样告诉健康界。当时他正在下象棋,说话间停下手中棋子,回身指了指旁边的新密市牛店镇张湾村卫生所。该卫生所的护士张彦甫表示,上午7点到晚上10点都有人在;而且医生护士就近住在小区里,和村民之间既是医患,更是邻居。公私联手用物质奖励锦上添花培训了医生团队,讲解了签约政策,新密又拿出物质奖励,给“签约”和“履约”锦上添花。签约启动之初,新密与网络公司合作,对签约服务成效较好的医生,每签订1户居民,给予2元奖励;每解答一次线上居民咨询,给予1.5元奖励。几元钱的奖励不容小视,因为正是它们,在短时间内让新密电子签约人数达到20万,效果明显。“政府每一分钱后面都意味着责任”联手私企取得成效的同时,新密在政府公款的使用上却非常慎重。“因为政府每一分钱后面都意味着责任。花每一分钱的前提是,我把工作的数量搞上去,质量搞上去。”陈延超这里指的是郑州市政府的“10元”补贴。河南省会郑州此前曾发文,明确指出“签约服务团队每服务1名签约居民每年补助10元”。新密隶属于郑州,在“10元”补助之列。给钱容易,但花钱难。陈延超表示,这笔钱怎么用,得有具体的管理办法,不能乱来。新密初步决定,这“10元”要用于服务团队劳务、交通、通讯、培训、资料印制和奖励等方面的支出,具体细则,仍在紧密讨论当中。供需两侧验收量化绩效考核基层工作启动以后,监督引导要持续强化。为了考察基层医生的工作成效,新密动用了互联网、电话、现场等多种渠道。新密卫计委一方面打电话抽查基层医生,查明其是否了解签约服务内容,是否掌握医疗知识。另一方面,卫计委也打电话给签约患者,询问服务现状,平衡供给和需求双方的声音。与此同时,新密引入量化绩效考核,根据考察问答结果打分。医生回答的好,积1分;回答的不好,积0分,甚至-1分。将来正负结合,统计总分,就是医生的绩效考核结果。量化绩效考核精细、可靠。以此为依据,还可以评先表优,一目了然,可以省去一些麻烦。引入竞争机制多劳多得新密的基层医疗,是竞争的医疗。能者多劳,多劳者多得。陈延超告诉健康界,基层医生签约居民,数目并不死板,不是签了多少户,就只能服务多少户。如果医生有余力,而别人做不来,多做少做,有所差异,也是可以的;而补贴和经费也会随着服务的增减发生变化。新密大隗镇中心卫生院院长王朝阳告诉健康界,医生竞争的确存在,产生的差异可以在公共卫生经费上体现出来。河南省此前下发文件,在基层医疗中引入“竞争激励”,允许居民自主选择签约服务团队,支持“经费伴随任务走”,给新密带来政策指引。河南基层医疗签约服务引入竞争激励,允许居民“用脚投票”,颇有NHS的味道。郑州市卫计委副主任王秉贵对此表示认同,称河南基层医改的确借鉴了英国经验。政府牵头快人一步河南是人口大省,存在很多问题。河南省医改办副主任张若石承认,河南优质医疗资源总体不足,且结构失衡,省域外转率较高,省内各市县医改进度参差不齐,未来还有很多困难。面对困难,新密是个榜样。新密卫计委为了培训医生,宣讲政策,制定指标,考核绩效,做了很多工作,主导作用显著。国家卫计委基层司日前表示,基层医生签约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政府主导作用非常重要。新密卫计委主任寇海蓉告诉健康界,在河南省内,新密基层医改起步较早,年以来持续出台有关政策,打下良好基础,所以具备一定示范意义。在河南,新密是困难中的试点。实现“签约”和“履约”的有机统一,是医改的重点,也是难点,而新密的做法或许值得借鉴。作者王琦琛健康界编辑医疗新闻人。本文系健康界原创,转载需授权
商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mishizx.com/xmjy/7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