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河南省省会
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更是国家中心城市
年
“国际郑plus”版将震撼登场
7月19日,市政府发布《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年修订)批前公示。修订后的《总体规划》延续了版总规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
具体规划完整版戳?
重磅!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公示!3年后市域总人口万,中心城区城市人口万!
嫌规划完整版太长不想看?
日报君已经给大家划好重点!
敲黑板!注意看
背景
七大原因促使版总规需修订
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对郑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同时期,郑州市内外发展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是近年来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出台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对城乡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和新要求;
二是年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年)》,要求郑州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发挥核心和引领作用;
三是年国务院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我国第一个以航空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实验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定位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四是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郑州被确定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
五是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河南省自贸区(以郑州为主,包括郑州、洛阳、开封三个片区);
六是年国务院出台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和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均要求郑州市要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加快相关工作,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辐射带动功能;
七是郑州市社会经济和城镇建设超常规发展,版总规提出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大部分已超预期进度,部分指标甚至已提前实现。
为更好地发挥总体规划在城乡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按照国家有关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的相关要求,郑州市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本次总体规划修改工作。
定位
国家中心城市成为郑州首要定位
《总体规划》明确,郑州城市性质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省会。
◆人口规模
至年,市域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城镇化水平82%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万人。其中,主城区万人,航空城万人。
◆用地规模
至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95.6平方米。其中,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89.4平方米;航空城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6平方米。
中心城区
年国际郑plus版什么样?
◆◆
中心城区
“一主一城、两轴多心”
中心城区的空间布局结构为“一主一城、两轴多心”。
◆一主一城即郑州市主城区、郑州航空城。
◆两轴即南北向城市发展轴和东西向城市发展轴。沿南北向京港澳高速公路、中州大道—机场高速等轴线形成从主城区至航空城的南北向发展轴,作为中心城区空间拓展的主骨架。依托郑—汴—洛发展带,沿郑上路—建设路—金水路—郑开大道、中原路—东西大街—郑汴路两条轴线形成中心城区东西向发展轴,作为主城区空间拓展的主骨架。
◆多中心即以二七广场商业中心、郑东新区CBD、郑州东站交通枢纽中心、郑州航空港交通枢纽中心为核心,构建区域—城市—片区三个层次的城市中心体系。
此外,以主要交通干线、基础设施廊道、城市水系和绿化空间为界,中心城区由八个功能片区构成。
◆◆
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
居住用地布局方面,中心城区规划居住用地.1平方千米,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9.5%,人均居住用地28.2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
主城区以改善居住环境、集中成片建设、重视住房保障为原则,适当降低老城区居住人口密度,规划居住用地.2平方千米。其中老城区以整治、改造为主,完善各项设施,增加开敞空间和公园绿地,提升居住环境质量;新区居住建设以郑东新区、惠济片区为主;其他片区安排配套性居住用地。
航空城以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为导向,满足就业人口就近居住的需求,规划居住用地34.9平方千米。
结合居住用地布局完善中小学建设,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实现~米半径全覆盖,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
◆◆
居民单程出行时间不超过45分钟
突出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公共交通建设,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保证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35%以上,居民单程出行时间不超过45分钟。
中心城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15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
主城区包括12条BRT走廊,全长千米。航空城规划9条BRT走廊,全长.1千米。
主城区在既有“环形加放射”路网的基础上,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构成功能级配合理的方格网状、开放式城市道路网络布局。航空城规划形成“方格网”状的道路系统,快速路系统由“六横四纵半环”组成,城市内部路网骨架的结构性主干路由“九横八纵两半环”组成。
加强公共建设项目配套停车场建设,形成“以配建停车场为主,公共停车场为辅,路边停车为补充”的停车场供应体系,实现停车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平衡。
完善自行车交通和步行交通系统,路权上实行优先保障。加强对助动车的管理。沿城市道路每隔~米结合路口设置人行横道或过街立体通道;双向六车道以上的道路,应在道路中央设置安全岛。
◆◆
文艺范!划定多个历史文化街区
主城区形成“一城、一镇、五街、七区、五轴、七廊、多点”的保护格局。
历史城区保护范围划定为商代都城内城城垣遗址所环绕的区域,具体范围为金水路、杜岭街、北顺城街、南顺城街、城南路和城东路所围合区域,历史城区面积约为3.8平方公里。
划定书院街历史文化街区、德化街历史文化街区、文庙—城隍庙历史文化街区、二砂历史文化街区、国棉三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城市文脉和历史风貌。
重点保护主城区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世界文化遗产,13处(15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3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域城镇体系
◆◆
城镇布局结构
“一主一城三区四组团”
依托交通干线及沿线城镇,构建“一主一城三区四组团”的城镇布局结构。逐步形成以主城区、航空城和新城区为主体、外围组团为支撑、新市镇为节点、其他小城镇拱卫的层级分明、结构合理、互动发展的网络化城镇体系。
◆一主:郑州主城区。
◆一城:航空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三区:东部新城区、西部新城区和南部新城区。
◆四组团:登封、巩义、新郑、新密四个外围组团。
◆◆
市域综合交通
铁路枢纽“铁三角”
“米字+一环两横六纵”
巩固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和作用,建成面向国际的大型航空枢纽、国际物流中心、“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
加快郑州站、郑州东站、郑州南站三大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和改造,形成郑州铁路枢纽“铁三角”布局,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共同组成市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规划建设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呈现“米字+一环两横六纵”的形态,由15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全长.5千米。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成为国内航空综合枢纽、国际航空货运枢纽,至年,机场用地规模.86公顷,形成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万吨/年货物吞吐量的能力。
◆◆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重大文物节点保护,重点保护郑州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登封、新郑、巩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重点保护嵩山“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两处世界文化遗产。
据悉,该规划自7月19日至8月29日公示期间,欢迎社会公众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之后提交相关部门。
来源郑州日报郑州观察客户端
编辑雒婵
郑州报业集团郑州日报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郑州日报(ID:zzrbxmt)!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