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坛耕耘三十载用心守护责任田
城关中心小学孙书芳
我叫孙书芳,年3月出生,年参加教育工作,任教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在农村小学担任班主任工作。作为一个农村小学的班主任,既没有轰轰烈烈的成就,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每天从事着平凡而又琐碎的工作,面对着那些小精灵们层出不穷的各种问题,我在忙碌中充实着自己,在琐碎中体现着幸福。用爱心守护着班级这块责任田,从一个“小班”变成了“老班”。
刚踏上工作岗位,我就被分配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山村里的孩子家离学校远,山间小路崎岖不平,每逢雨雪天气,孩子们的安全时刻都让我揪心。为了节省时间,路远的几个孩子在寒冬腊月里中午饭只能用几块干馍在学校凑合,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在家里从不下厨的我在自己的住室搭起了炉灶,趁下课时间给几个孩子焖好米饭,煮好面条,让他们吃上了热乎乎的饭菜。碰上大雪封路,我就陪几个孩子吃,住在学校。这个“班主任伙夫”我一干就是八年,直到定点布局合校了才结束。
年,为了充分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上级号召乡村小学定点布局,刚开始,有些家长对此项工作不理解,唯恐自己的孩子到另一个学校被轻视,怨声载道。还时不时的找借口到学校闹事。为了稳定家长的情绪,作为班主任,我忍着委屈,一遍遍的给家长做着解释,亲自给挑食的孩子靳凌波打好饭菜,看着他吃好,晚上和住校的孩子睡在一个寝室,给他们盖好被子。带生病的王成亮去看医生,给感冒的刘文斌熬好姜汤。给合校的孩子更多的关爱。长期的以心换心,家长们的顾虑消除了,孩子们的心也和我紧紧的贴在了一起。
如果把班级比作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就是这个家的家长,每个家庭成员的喜怒哀乐都牵挂着我的心。受经济浪潮的冲击,一些父母把孩子送进学校住校,自己都去外地挣钱,班里的留守儿童、父母离异的孩子、失去双亲的孤儿、学困生都成了我重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