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辉,新密市实验小学六三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她从踏上教坛的那天起,就在青春的芳草地里编织着一个美丽的梦——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于是,二十年来她辛勤耕耘,用爱心、耐心和恒心,把梦想一点点变为现实。她把自己的热情、勤劳和智慧融入到三尺讲台,融入到实小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带领孩子们在多彩的语文世界里尽情地翱翔,开心地享受学习的快乐。
一、立足本职工作教学精益求精六年级是小学阶段最关键的一年,她深知教学工作的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她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精心备课,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实际,灵活选取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课上她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自由、简单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课后认真反思,找到教学中的优缺点,以便以后扬长避短,提高教学效果。作业是检查学生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布置作业时她做到精讲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作业都取得最大效果。同时,她认真批改作业,她批改的作文细致入微,学生的错别字她都一一划出来,在旁边打个方框让孩子纠正后老师再一一复改,最后学生在作文本上再纠正三遍,优美句、病句、眉批、总评,她都认真批改书写。每次作业批改完后,她认真分析记录学生作业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分类总结,进行透彻讲评,并针对有关状况及时改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对学生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学生成绩上升很快。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她个人的潜力也得到了充分挖掘,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
二、倾注全部爱心关爱每位学生“爱心”是培养老师与学生感情的基石,“爱心”是转变后进学生的法宝,“爱心”是学生良好发展的“灵丹妙药”。周老师对学生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不偏爱一位好学生,不放弃一位学困生,用一颗朴实的爱心关心爱护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
班上有一个学生,刚升入六年级时,一连好几天都不写作业,课堂上纪律涣散,上学老是迟到,看到这种状况后,她就及时电话联系家长,从多方面找原因,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他的父母离异了,爸爸是个下岗工人,为了生计每天早出晚归,更是没时间管他,以致他整天都脏兮兮的,养成懒散、不讲究卫生的坏习惯,学习方面更是没人管。面对这种情况,一种强大的责任感促使她要下决心好好“管管”他,多次找机会和他谈心、拉家常,关爱他、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