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编在“今日头条”看到这样一个标题“新密式富人与巩义式富人”待点进去看了之后才发现这是一篇陈年老帖!小编在百度搜索之后发现,该消息最早可追溯至年……
百度搜索显示最早消息追溯至年……
以下是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
看完之后你想说点什么?
看起来,新密的富人似乎在一夜之间大量地涌现了。一个GDP亿的城市,去年它的居民存款余额达到亿,而在四年前,这个数据才不到40亿,四年间,年均增长高达20%。
相比之下,全国百强县的巩义市要“寒碜”得多。这个GDP已经达到亿的富裕城市,去年的居民存款余额居然只有72个多亿。是巩义人不爱存钱,还是新密的富人比巩义的还要多?
○新密就像10年前的巩义,在扬起的灰尘中,富有者开始潜出水面在被煤灰铺满道路的黑色的大隗镇,汽车往来穿梭着,扬起的灰尘足可以遮盖住它上面的天空。如今,被煤炭、造纸、耐火材料和水泥所把持的新密,这种乡镇景象随处可见。而这,正是大约10年前巩义的乡镇景象——新密的“肮脏”(环境污染)中,富有者开始潜出水面。
一种保守的估计称,新密超百亿元的居民存款中,有一半以上是由当地的煤老板们贡献的。当地的流言说,在国家提出关闭小煤窑之后,新密的煤老板只剩下多人,资产上亿的大约有10个,至于资产上千万元的则无法统计,因为这个现象太普遍。
当地煤老板似乎因为煤炭形势的逆转而“日进斗金”,口袋在一夜之间突然膨胀起来。如何去处理这些突如其来的巨额财富,现在成了让这些富翁头疼的问题。一方面斥巨资买车购房(据悉,一家几辆宝马奔驰,还拥有巨额存款的在新密并不鲜见)。另一方面,巨额资金从煤炭买主手中拿来之后,被原封不动地存进了银行。
看起来,新密的富人就如同它的煤矿主一样,是借着某个行业供需关系的变化而一夜暴富的。一个GDP亿的城市,去年它的居民存款余额达到亿元,而在4年前,这个数据还不到40亿,平均每年增长达到20%(年为84亿)。
相比而言,全国百强县的巩义反而有些逊色。除了亿的GDP已经远远超过新密,年,巩义的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7亿元,比东南方向的登封多了3个多亿,比南面的新密多了近4个亿,是中牟的4倍。如此来看,这个城市的富足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但就在去年,巩义的居民存款余额竟然只有72亿,比新密的居民存款余额少了近30亿。
是巩义人不爱存钱,还是新密的富人比巩义的还要多呢?
○新密人喜欢存钱,而巩义人喜欢用钱来挣钱,他们的钱不可能总是放在银行
“巩义的富人不可能比新密少。”有人这样认为,“巩义居民存款少于新密,这可能要从两地之间的投资意识差异上来分析。”
新密人喜欢存钱,而巩义人喜欢用钱来挣钱,所以他们的钱不可能总是放在银行。
一位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巩义富人的投资积极性是新密富豪们难以企及的,“起码,巩义富人并不喜欢把钱存到银行里,也不会动辄数十万元地去买车。”
而从统计数字中,我们也可以探寻到一些新密人不爱投资的蛛丝马迹。在民间资本投资集中的股份制企业中,去年,新密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总量为0.85亿元,而巩义则将近8亿元,接近新密的10倍。而股份制企业增加值中,新密总量约为25.6亿元,巩义则是56.1亿元还多,是新密的两倍多。
而且,近几年新密人的房、车等大宗消费日渐增多。目前,来郑买房的新密人成为郑州房地产商的一大客源。
据悉,仅在航海路的众多小区中,新密人就为数不少,“一周中,除了孩子在郑读书,他们只有周末才回到郑州”。而且新密人有自己的特点,买房从不一次一套地“小打小闹”,动辄好几套。
目前,郑州帝湖花园售楼中心特意在新密设了一个售楼中心(帝湖早已售馨),以吸引更多的新密人。
而巩义人对待手中的资金和新密人的态度几乎完全不一致,甚至可以说是恰恰相反。
巩义流行的一句话是,“放在银行的钱是‘死钱’,置之不用就发挥不出它的效益。”在巩义,投资领域除了涉及耐火材料、电解铝、煤炭、机械制造等传统的产业之外,新兴的医药、纺织、食品等一些工业也都有民间资本的踊跃参与。特别是一些轻工业产业,巩义相当活跃。去年巩义市轻工业规模增加值涨幅为41.1%,而新密则为13.6%,是新密的三倍.
“只要发现一个产业,同村的几个人就合伙出资,立马办个企业。”巩义人这种积极的心态,不仅活跃了巩义市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吸引了许多外地投资商。
年11月16日,浙江商会巩义分会成立,而近两年来,巩义共吸引浙商的资金20余亿元。
巩义浙江商会会长林春来说:“浙江人来巩义投资,正是看中了巩义的投资氛围。”他也认为,这与巩义人本身对投资的兴趣有很大的关系,这种氛围促进了巩义经济的活跃,让浙江人来巩义之后有很好的平台和机会。
○一些新密富人似乎谈不上高超的管理水平和熟练的市场经验,他们更多的是靠资源和时运在新密,不到20%的人口控制了新密80%的财富,其中,煤矿主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在新密人眼里,经营煤矿的业主还有另一个称谓——“煤窑主”。在他们看来,这些所谓的“煤窑主”是一些以煤炭资源而发家的“暴发户”。这些人似乎谈不上高超的管理水平,也谈不上熟练的市场经验,他们更多的是靠资源和时运。“这些‘煤窑主’,年纪大都在50岁左右,基本都是农民出身,文化层次不高也是他们共同的特征。他们只是赶上了新密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的大量需求而获得了巨额的财富。”当地人这样诠释着新密财富拥有者发家的天时和地利。而对于这些坐拥数以千万计巨额财富的“煤窑主”来说,这些巨资“来得太容易了”。
新密人认为,此前,在国家多次对无证、安全措施不到位的小煤窑给予严厉打击的过程中,新密的煤矿也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煤窑主”们的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在加大,但这些损失并不像他们所说的那样“损失惨重”。
据悉,年之后煤炭行业在全国范围内好转,尽管煤矿安全时刻威胁着新密的“煤窑主”,但“煤窑主”仍然在煤价上涨中时来运转。“以前卖不出去的煤炭,突然变得奇货可居,煤炭价格一下子高涨起来,以前才卖70多元一吨的煤炭(就这个价格也能挣钱),猛然翻了好几番,而且买主还不问质量”。
“在一些小煤窑,一吨煤的成本只有几十元,撑死也不过元,而现在煤价可以卖到元到元,优质煤甚至可以卖到元。
这之间的巨额利润几乎让煤老板的钱袋子在一夜之间鼓了起来。”知情人士透露。在那之后,新密煤炭老板中间曾流行这样一句话:“只要让干满两个月没人来查,不但交了全年的税收,一些打通‘关节’所需要的花费也能松松地拿出来。”巨额的利润,也许只有“煤窑主”自己知道。有意思的是,暴富起来的“煤窑主”们,传言连信用卡都不会用,对突如其来的巨额财富又如何能有长远的规划呢?
○新密式富人把钱存到银行,也是想留给后代,免得他们吃苦
新密人说:“钱来得容易,花起来就不会心疼。”所以一夜之间富起来的煤窑主们当然很慷慨。新密人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买房子,已经不是什么新闻。据说自己并不急着住,只是等到哪天高兴了,旅游的时候住上两天。
除了房子,买好车也是他们的嗜好。新密车多、好车多是出了名的。有人介绍,只要你在新密市任何一个十字路口停个两分钟,怎么也能看到几辆进口车的。“在全国不管什么地方,只要有新车下线,肯定能看到新密人的身影。奥迪A6刚下线时,新密牛店一煤老板一口气买了5辆。他4个儿子每人一辆,自己也开一辆。”车、房以外,新密丰富的消费活动也非常出名,而且由于日渐兴盛,竟吸引了不少外地的消费者。据不完全统计,新密目前上档次的饭店在40家以上。
目前,一个准五星级,集吃、喝、玩、住于一体的饭店,正准备在新密城区西郊兴建(指郑州承誉德大酒店,该酒店开业时间为年9月29日。说明此篇文章应在年完成)。记者问:“新密有这个消费能力没有?”旁人笑称:“别看新密庙小,大菩萨可不少。”而煤老板的“太子”、“公主”们往往也是“视钱如粪土”,一掷千金。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说,一煤老板把女儿送往英国留学,一年之后女儿回来,不好意思地说花了70万元,准备等父亲施训。没想到其父亲却说,“你去那么远的地方,才花这么点钱,你是不是担心你爸没钱?”
新密市相关人士认为,这个故事把煤窑主的暴发户心态展现无余。他称,煤老板们也有自己的逻辑思维。
一方面,在自己的致富路上,他们承担了不像常人所想的那种压力和风险。“他们也是在提着胆子赚钱,首先要面对经营的风险,担心煤炭价格如以前一样毫厘不值。而且,对安全问题更是提心吊胆,担心出事故,出了事故就完了。同时担心自己赚了钱之后,一些人眼红、仇富,而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在他们每天“日进斗金”的资金积累过程中,已经聚集了成百上千万的资金,按照现在的消费水平,手里的钱多得几辈子也花不完,何必再让他们去冒险呢,还不如把钱存到银行留给儿子孙子。更何况他们并不愿意自己的子孙过创业赚钱时天天承受巨大压力的日子。
这种集体的逻辑,形成了新密目前在全省范围的数一数二的高储蓄。据记者了解,当地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年曾专门召开过针对存款存货严重失衡的调研会,以期鼓励更多的新密人拿钱投资,但新密富人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似乎很难轻易改变。
看起来,新密的富人似乎在一夜之间大量地涌现了。一个GDP亿的城市,去年它的居民存款余额达到亿,而在四年前,这个数据才不到40亿,四年间,年均增长高达20%。
相比之下,全国百强县的巩义市要“寒碜”得多。这个GDP已经达到亿的富裕城市,去年的居民存款余额居然只有72个多亿。
是巩义人不爱存钱,还是新密的富人比巩义的还要多?
○新密就像10年前的巩义,在扬起的灰尘中,富有者开始潜出水面在被煤灰铺满道路的黑色的大隗镇,汽车往来穿梭着,扬起的灰尘足可以遮盖住它上面的天空。如今,被煤炭、造纸、耐火材料和水泥所把持的新密,这种乡镇景象随处可见。而这,正是大约10年前巩义的乡镇景象——新密的“肮脏”(环境污染)中,富有者开始潜出水面。
一种保守的估计称,新密超百亿元的居民存款中,有一半以上是由当地的煤老板们贡献的。当地的流言说,在国家提出关闭小煤窑之后,新密的煤老板只剩下多人,资产上亿的大约有10个,至于资产上千万元的则无法统计,因为这个现象太普遍。
当地煤老板似乎因为煤炭形势的逆转而“日进斗金”,口袋在一夜之间突然膨胀起来。如何去处理这些突如其来的巨额财富,现在成了让这些富翁头疼的问题。一方面斥巨资买车购房(据悉,一家几辆宝马奔驰,还拥有巨额存款的在新密并不鲜见)。另一方面,巨额资金从煤炭买主手中拿来之后,被原封不动地存进了银行。
看起来,新密的富人就如同它的煤矿主一样,是借着某个行业供需关系的变化而一夜暴富的。一个GDP亿的城市,去年它的居民存款余额达到亿元,而在4年前,这个数据还不到40亿,平均每年增长达到20%(年为84亿)。
相比而言,全国百强县的巩义反而有些逊色。除了亿的GDP已经远远超过新密,年,巩义的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7亿元,比东南方向的登封多了3个多亿,比南面的新密多了近4个亿,是中牟的4倍。如此来看,这个城市的富足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但就在去年,巩义的居民存款余额竟然只有72亿,比新密的居民存款余额少了近30亿。
是巩义人不爱存钱,还是新密的富人比巩义的还要多呢?
○新密人喜欢存钱,而巩义人喜欢用钱来挣钱,他们的钱不可能总是放在银行
“巩义的富人不可能比新密少。”有人这样认为,“巩义居民存款少于新密,这可能要从两地之间的投资意识差异上来分析。”
新密人喜欢存钱,而巩义人喜欢用钱来挣钱,所以他们的钱不可能总是放在银行。
一位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巩义富人的投资积极性是新密富豪们难以企及的,“起码,巩义富人并不喜欢把钱存到银行里,也不会动辄数十万元地去买车。”
而从统计数字中,我们也可以探寻到一些新密人不爱投资的蛛丝马迹。在民间资本投资集中的股份制企业中,去年,新密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总量为0.85亿元,而巩义则将近8亿元,接近新密的10倍。而股份制企业增加值中,新密总量约为25.6亿元,巩义则是56.1亿元还多,是新密的两倍多。
来源于网络
小编工资已与此赞挂钩,看完给小编点个再走哦!求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