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古城老县衙,天下少有无二家。位于郑州西南地,中岳嵩山的脚下。郑少公路身边过,溱洧名河此处发。北靠青屏山屏风,南有九里山安家。西边就是伏羲山,东边住的是女娲。轩辕在此把兵演,夏启都城此地扎。祝融于此传烟火,郐郑此地建国家。西周这里是密国,刘帮设县头一家。到了唐朝设密州,零水曲梁来管辖。后来撤州还原县,现称新密市发达。
新密古城是老城,原址原貌保存下。原于此处是煤田,开采煤矿城搬家。新城建到韩庄村,如今建的很繁华。老城煤田没开采,因此原样保存下。密县原址在大隗,紧傍洧水河滩扎。到了隋朝发大水,县衙房屋全冲塌。当时县令就决定,另选地址建县衙。这里原叫法城堡,地点适中又繁华。隋朝大业十二年,迁入此地建县衙。历经唐宋元明清,直到现在大中华。
都是新密的中心,政治经济和文化。历经一千四百载,可谓文明老县衙。它在历史长河中,时有衰来时有发。修修补补几十次,大动干戈有三下。隋朝建的原县衙,到了元末毁掉啦。明初县令冯万金,原址上面建县衙。明末县衙又被毁,大门基础保存下。清初康熙二二年,住密县令衷鲲化。就在县衙原址上,重新布局建县衙。沿着南北中杼线,建筑整齐的开发。
衙前建有钟鼓楼,壁照镶着硫璃瓦。大门仪门戒石坊,大二三堂敬仙厦。后边是个大花园,养着珍禽种鲜花。中杼两旁排列着,八班六曹攒政厦。架阁库、典史宅,东西花厅迎宾厦。监狱书房与戏苑,舆图月台和暗峡。它是目前县级的,历史最久规模大。乾隆皇帝游嵩时,认为密县作用大。七品县级提两级,定为五级的县衙。老城面积三千亩,周长共有七里八。
它是一个长方形,四周高来中间凹。四边共有六道门,城墙高有两丈八。城门全是砖垒的,大门镶着铁圪垯。大门能够过大车,小门只有八尺八。城内分布四道街,胡洞小巷连万家。偏南有条东西街,街道整齐市面华。大街上面六道坊,硫璃影壁玉石塔。十字大街往北走,百米就是老县衙。占地面积二百亩,只少也有一顷八。建筑全是小瓦房,一色青砖和篮瓦。
房屋三百八十间,高低大小没啥差。县衙坐北面向南,建筑整齐仆无华。门前两尊石狮子,威武尊严似铁塔。进去大门是俑道,俑道两旁植莲花。进了俑道见大堂,正面五间宽又大。大堂门柱十二根,带有卷棚前出厦。门额写着“牧爱堂”,爱民如子来执法。大堂里边放案桌,有个县令在执法。两边站了四衙皂,还有师爷陪说话。正堂上面悬明镜,清正廉明四字大。堂前树块戒石坊,当官准则要记下。准则原是赵皇立,用以管官的办法。“尔俸尔录,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虽然只有十六字,明白无误告天下。尔的俸禄是民脂,公正办事别违法。你若做了亏心事,必会受到应惩罚。过了大堂往里走,就是大堂二县衙。门额树扁三鉴堂,三个大字放光华。唐朝明君李世民,他有这样解释法。以铜为镜正衣冠,以古为镜知兴衰。以人为镜知得失,做人三鉴要记下。县衙建了三鉴堂,要求禀公来执法。后面就是退思堂,它是县令的卧榻。是叫县令审案后,思考合法不合法。三堂后边大仙楼,历代功臣安的家。县衙东部是官宅,厨房书房种鲜花。县衙西部是武库,监狱刑部研兵法。密县监狱用时长,世界最长所着它。县衙后边是花园,面积约有百亩大。种有奇花和异草,还有假山养鹰峡。新密县衙历史长,已经两千多年啦。县令约有六七百,明清记载一百八。既有贪官和污吏,也有名史功劳大。有些县令的功劳,能和包承比上下。包承政绩人人知,有些赖于小说家。正面人物形像好,有意事实来扩大。新密县令的政绩,都是史志记载下。汉朝县令叫卓茂,是个著名政治家。出身原郡南阳地,族上就是官宦家。自小熟读孔孟文,通晓古今治国法。他到密县上任时,西汉末年条件差。土地慌芜住户少,全县只有四百家。加上克捐和杂税,天灾人祸不断发。许多良民当劫匪,民风民俗也很差。卓茂到密上任后,采取许多好办法。上请皇上减赋税,奖励开荒种粮麻。招抚为匪的良民,惩办匪首与恶霸。倡导孔孟的学说,教民尊纪又守法。经过三年治理后,全县新貌出现啦。荒芜土地被开垦,到处都是好庄家。人口成倍的增长,上交赋税也不差。待到卓茂离任时,人口增到三万八。西汉末年发蝗灾,蝗虫到处吃莊稼。卓茂发动全县人,进行全力的扑打。经过全力的战斗,蝗虫全被消灭啦。密县相邻的县区,都被蝗虫来遭踏。密县落个好名号,蝗不入密的神话。卓茂调任离密时,全县老少挽留他。待到王莽执政时,卓茂辞官回老家。东汉刘秀建国后,知道卓茂名气大。招回朝中来辅政,帮助刘秀治天下。卓茂全力来辅佐,朝政治的顶呱呱。待到卓茂下世后,密县人民纪念他。建有卓茂衣帽冢,地址大隗老县衙。明朝建有卓茂祠,设在法城堡县衙。现存衣帽冢石碑,也在新密老县衙。五代县令索长官,断案如神政治家。能够明察到秋毫,从不冤枉一良家。不贪不腐不牟利,就连野兽都怕他。有个王氏来告状,儿子被虎吃掉啦。要求捉拿大老虎,为儿报仇赔赏她。索令接到报案后,立刻下令把虎抓。派了四员强衙皂,拿着令牌就出发。衙皂走到菜园沟,怕虎将牌掷地下。衙皂躲到背地看,见只猛虎出现啦。来到令牌的面前,仔细盯瞩细观察。然后衔起了令牌,跟着衙皂到县衙。低头伏首卧地上,似听县令把话发。索长官升堂来审案,对着老虎来说话。大虫今日可知罪,吃人可要偿命呀。老虎听后点点头,知道此理是不差。索令接着又说道,你是任打是任罚?任打就是要偿命,任罚送礼到她家。作她儿子来养老,养老送终孝敬她。老虎似乎听懂了,点头接受来任罚。从此每日衔只羊,把羊送到王氏家。直到王氏下世后,此虎离密才出发。索公寿终在密地,菜园沟地把坟扎。后人请他入宦祠,享受香火在县衙。此事听着不可能,县志记载实在呀。清初县令李芝兰,在密作事功劳大。明末请初经战乱,密县到处乱如麻。土地荒芜人烟少,到处白骨路边撒。群狼入室常吃人,村村房倒屋又塌。就连县衙也塌了,办公借人屋檐下。庙宇祠堂荡无存,跟座死城没啥差。自从李公上任后,实行仁政想办法。每村先植一公坟,路边白骨收埋下。实行三年的劝稞,鼓励农民种莊稼。组织人们修道路,修建房屋与县衙。招回流民回城住,县城逐渐变繁华。扶持乡村俩市场,进行交易促文化。重视教育办学堂,教育乡民学文化。地点选在法海寺后,办了学堂第一家。建了学舍整九间,招了明师教文化。吸收附近的子弟,入学读书练书法。县西置地五十亩,两头耕牛和犁耙。收的稞钱归学校,解决校资的贫乏。密县原存老县志,经过战争丢掉啦。李公招集众绅士,群策群力想办法。修成县志整八卷,修成之后存县衙。后因灾慌和战争,修的县志又失啦。现有几本存北京,图书馆里保存下。有年百日无下雨,晒坏地里好莊稼。李公为民来着想,去求龙王把雨下。白龙庙里去祈雨,老天果然将雨发。大雨下了整三天,救了地里好莊稼。清朝县令叫景纶,刚正廉明政治家。嘉庆年间来密县,赶上灾害连年发。十八年春刮大风,白天如夜没啥差。夏天大旱秋大雨,霜杀荞麦毁莊稼。十二月又大地震,大地裂缝房屋塌。十九年春下大雪,二十年夏暴雨下。自然灾害连三年,人吃人事经常发。当时流行霍乱病,得病三天就死啦。景纶在此当县令,可见困难有多大。景纶面对众困难,刚果立断想办法。一边申报减免税,一边筹款救大家。各乡各村放舍饭,救活许多贫苦家。茶庵购地整十亩,又舍饭来又舍茶。要求各乡设义冢,收罗尸骨埋地下。又与候选的县令,谢增共同想办法。重修密县的县志,刻雕成书来存下。现存密县老县志,就是景纶来留下。清朝知县杨丙堃,能比包承政治家。道光二年到密县,好事做的有两打。密县地下有煤炭,当时乱采和乱伐。小窑约有十几个,窑主都是富豪家。窑上设的有工头,是些地痞与工霸。煤窑工人特别苦,都是贫困的人家。下到窑底去干活,常受工头的打骂。挣下一点辛苦钱,也难全部拿回家。工头攒拓来赌博,攒拓工人来参加。工人挣的辛苦钱,经常输的净瓜瓜。有的赌博欠下账,被逼剁指跳窑下。杨令来到密县后,进行明访和暗查。一手资料拿到手,对窑整顿立规法。煤窑实行审批制,工人名单全记下。来去都得写报告,还要月月的捡查。废除煤矿打骂制,发现赌博要重罚。有次他到煤窑去,发现一窑水太大。工人脚手都泡烂,有的露着白肉牙。杨令立即叫停工,将水拉干再采伐。由于杨公管的严,煤窑工人笑哈哈。密县溱洧两条河,历史名河传天下。洧河在密六十里,河宽中间多荒沙。长年长些苇与草,只有各别种莊稼。面积要有几千亩,长年荒芜没开发。杨令来到密县后,顺着河道搞调查。发现洧水很丰富,不过冬夏差别大。夏季经常发大水,冲坏河滩的莊稼。如果整好种水稻,确实是个好办法。不过当地不习惯,种植水稻来发家。杨令原是浙江人,知道栽稻的方法。请来老家的乡亲,来把河滩承包下。当年种稻就成功,产的大米白花花。当地百姓看了后,知道这是好办法。积极参加了开荒,开出好地一千八。水渠修了二十条,浇水种稻成功啦。杨令非常重教育,创办义学二十八。自己捐资五百串,带头来把经费拿。又劝绅士与富豪,捐资助学想办法。购置土地六百亩,租给佃户种莊稼。收的稞租归学校,来把教师工薪发。为使资金正当用,定有制度常捡查。到了年终来盘点,发现问题要追查。创办学校管的好,学子收了二百八。密县学校出人才,举人进士一大把。杨令生活很廉洁,自用物品俸禄拿。下乡捡查也俭仆,两个随从自备马。他对属下管的严,无有一人来违法。密县好官说不尽,举出几个就算啦。县城内外文物多,祠庙牌坊与宝塔。紧邻县衙“法海寺”,文物之中一奇葩。建于宋朝的中期,真宗皇帝把旨下。起名就叫法海寺,建有殿堂与宝塔。宝塔九级十三米,塔身青石刻莲花。元末寺院遭战火,唯有宝塔独存下。塔身刻着莲花经,又称莲花经宝塔。莲花经有七万字,刚劲有力楷书法。塔门栏杆与塔顶,汉白玉石放光华。可惜此塔文革中,遭到毁坏将塔扒。现在部分的部件,文物所里保存下。塔底五米的深处,挖出两个硫璃塔。高低大小有一米,外形酷似大宝塔。一个尖顶一平顶,唐三彩样硫璃塔。一个保存在北京,一个河南保存下。文庙书院城隍庙,功德牌坊屏峰塔。个个历史都犹久,都有灿烂的文化。县衙是座博物馆,万年史料都存下。李家沟遗址已万年,石锤石铲石圪瘩。还有粗糙的淘片,吸引世界的专家。裴李岗文化七千年,灶台墓穴古象牙。古城寨的轩辕丘,经过鉴定和开伐。挖出文物上千件,铜鼎淘罐金银杈。还有宫殿的木桩,引来全国众专家。到密来开研讨会,轩辕之丘名定下。新寨夏启的古都,经过勘测和开伐。挖出文物几百件,四千来年的文化。新密还有岐皇山,深藏岐皇的文化。黄帝内经治病书,就是在此研成啦。新密文化甚优久,诗经郐风大小雅。溱洧爱情的歌曲,男女互赠芍药花。新密出产的特产,超化大蒜金银花。都是古时的贡品,皇帝特别喜欢它。密县城的名小吃,老城丸子银花茶。密县文艺特丰厚,出了许多艺术家。常香玉学戏的摇篮,马金凤在此有老家。超化吹歌定“非遗”,“常娥奔月”响天下。新密市的古县衙,经过整理和开发。它是中原大明珠,灿烂光辉传天下。你到此处游一游,万年文明收到家。人长精神身体好,只少能活一百八。
有问题或建议请在评论区直接留言,或邮件liding
xinmi.m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