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炎军记者李向东
本报讯河南省新密市因地制宜,做足生态山水文章。同时,以路网建设、城区教育补点、城乡污水处理体系构建、出入市口集中整治、精品街道改造等为重点,高标谋划,着力打造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新密次中心,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全国一流县城。年至年,新密共谋划项目个,计划总投资亿元,年已开工个。
新密属浅山丘陵地区,该市以现有生态屏障北部摩旗山、嘹歌山,西北双牛山、伏羲山,西部凤凰山,西南柏崖山、香山,南部九里山、大鸿山、岐伯山,城区云蒙山、战鼓山、青屏山、雪花山为依托,完善森林生态系统,统筹山上山下、城镇乡村、道路河流、造林造景,高标准建设新修道路生态廊道,高规格发展农业示范园,实施廊道绿化公里,完成生态林营造2.4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形成了“绿色屏障+廊道+示范园”的特色森林生态格局。
山水依依,方显灵秀。该市扩充水源、改善水质、扩大水面,实施了引水入密、河道治理、溱水河、双洎河生态景观等生态水系建设,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冲沟及湿地公园建设,增强水资源涵养保障能力。主城区子矜湖、云蒙湖、小青河、双洎河,形成“山在城中、以水贯城”的生态县城景观。东部新密新城投资35亿元的溱水河治理全面开工,将成为新城区集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生态湿地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水景长廊。
该市高标准规划市域空间布局,“一城六点”彰显健康之美。“一城”即中心城区,有建成区和城东新区,城东新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以占地亩的战鼓山、云蒙山、云蒙湖“两山一湖”山水生态公园为核心,建设以文化创意、高端服务业为主的绿色、集约、高效新城区,打造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新密次中心新的空间支撑;“六点”有新密新城(产业集聚区)、刘寨城乡一体化先行示范区、伏羲山生态休闲旅游区,超化、大隗、白寨中心镇等,产业布局、休闲旅游等片区功能特色分明。
新密以全域交通路网体系建设为先导,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速发力。市域骨干路网形成“八纵八横”布局,建设商登高速、S、S等干线道路公里,全市高速出入站点达到14个,中心城区周边形成郑少高速、郑尧高速、商登高速和焦平高速四面合围的15分钟高速圈。中心城区路网密度大幅提升,投资20.6亿元,打通断头路、新修城市支路55条,已完成投资7.9亿元。
抓好污水处理,城乡一体彰显洁净之美。该市作为全国城乡污水处理示范县(市),坚持把城乡污水一体化处理作为城市提质工程的重中之重,加快构建管控运营中心,城市、乡镇、新型农村社区、行政村、居民点等城乡污水“1+5”处理体系。总投资21亿元,建设污水处理厂、站、点多个,新增日处理污水16万吨,实现日处理污水25万吨。目前,已建成污水处理管控运营中心,开工建设城市西区污水处理厂、2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49个村站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