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境内魏长城遗址,位于新密市西北部伏羲山区尖山风景区管委会和米村镇境内,在年,魏长城遗址作为“长城河南段”合并项目,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卷,有长城,经阳武到密。”而这段长城就是现在的新密长城段。公元前年,魏国为了防御西边的邻国秦国,越过崤(XIAO)关东侵魏国,就组织民工修筑了这条长达多公里的长城。
魏长城由今天的黄河北岸的原阳县经过郑州东部的圃田,在折向西南蜿蜒而过,沿荥阳、新密交界的山岭之上九曲而行,在新密境内跨越香炉山、蜡烛山、花孤堆、沙岗、五岭五个山头,往南一直到茶庵村北部,长约6公里。
现存的魏长城城墙长米,最高处有3米,最低处有0.82米,城墙城基处有2.6米左右。整个城墙都采用青石砌筑,保存基本完好,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后,这段魏长城被废弃,停止使用。
近年来,一些史学家经过不断的调研,又提出一种新的说法,因为此段长城位于当时的郑国和韩国的西部,所以,这段长城应该是:“郑韩长城”。
现在的伏羲山魏长城,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保存较完好、时代最早的长城之一,对于我国研究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疆域、军事设施具有重大价值。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当年魏国的魏长城由两道:河西长城和河南长城。
A、河西长城:是魏国西北为了防御秦国和夷戎而修建的,是魏惠王在位时间所建造,从陕西的华县华山北麓,一直到达内蒙古的固阳;
B、河南长城:在魏惠王的晚年,又修筑了保护国都大梁城的河南长城,从河南的原阳县向西一直到达今天的新密市。
现在的魏长城遗址,还有一座气势宏伟的:“镇远炮台”。是在清朝的咸丰十年(年)修建的,整体是方形,用青石砌筑,铁汁灌缝,高达10米,长宽各5米,内部分为上下两层,每一层都有炮眼,是当年历史的生动见证。
年,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远方的家》栏目,专门赶到新密对“魏长城遗址”,做了独家的采访和报道。